1. 首页 > 水产

梭鱼鱼种培育技术,关注梭鱼繁殖、养殖及病害防治

鱼的选择与培育在秋季或初冬从海区捕获或从海水、咸淡水养殖的成鱼中,选择完好无伤的个体作为亲鱼,雌鱼要求3龄,体重1.5公斤以上,雄鱼2龄,体重1公斤以上。亲鱼池面积不宜过大,以1500平方米至2000平方米为宜,水深2米,有海、淡水水源,排灌方便。

梭鱼鱼种培育技术,关注梭鱼繁殖、养殖及病害防治

投喂饲料要求做到“四定”:一是定位,要在养殖池塘内搭建与放养密度相适应的饲料台,饲料台面积50平方米左右,或选择硬底处定位投放;二是定时,一般在每天早上8--9时、下午3--5时投喂,糠与饼混合投放时先投粗料;三是定量,投放饲料的数量需依据鱼的数量、水温、溶氧等因素而定,通常精料的投量为鱼体重的1%--1.5%,粗料为10%左右,最多不要超过15%;四是定质,投喂的饲料要优质、新鲜、无污染。

梭鱼夏花培育鱼种及放养密度
病害名称 症状 防治方法
烂鳃病 鳃丝腐烂,呼吸困难 定期换水,使用消毒剂
寄生虫病 皮肤出现白点,食欲下降 使用驱虫剂,定期消毒
细菌性败血症 体色变淡,食欲不振 使用抗生素,加强营养

鱼苗入池前期,保持水深在60厘米左右,以利于提高水温,促进天然饵料生物繁殖生长;养殖中期,保持水深为80~120厘米;养殖后期,保持水深为120~160厘米。

种培育鱼苗种培育池的面积一般在15亩之间,水深,底质为泥砂土结构,池底平坦,要求保水性能好,池塘进排水系统完善,以利于进行池塘水体交换,养殖用水要求无污染,水质清澈,氧在4毫克升以上,苗的放苗时间一般在5月上中旬进行,根据进苗时间提前20天。

每年4--10月每个月用生石灰20公斤,在鱼觅食台附近泼洒1次,可有效地预防体表性鱼病;7月初至8月上旬分别按每100公斤鱼用土霉素1克或磺胺脒10克,拌在饲料中喂鱼,每天1次,连喂5天,可有效预防体内性鱼病。

梭鱼饲料,可因地制宜投喂米糠、麦麸、豆饼、花生饼、棉仁饼以及菜饼或鸡粪等,有条件的也可投喂配合饲料。

初孵化出的仔鱼,经4--5天,卵黄囊已缩小,鱼体能平游,并可开口觅食,此时可将鱼苗移入育苗池内培育。每0.067公顷可投放鱼苗7万--8万尾。初期,以施肥和泼洒豆浆为主,后期用豆饼糊直接投喂,每天投喂2次,饲料泼洒在池周边的浅水处。饲养1个月后,梭鱼苗达3--3.5厘米时,可进行拉网锻炼,并及时分塘进行鱼种培育。

梭鱼抗病能力很强,大面积养殖很少发现生病现象。为了防止病害的发生,平时主要以预防为主。在投放鱼种时,应进行消毒和加强早期水体的管理,控制其他淡水鱼病的发生。

鱼种培育,一般每0.067公顷可投放鱼苗6000--7000尾,捕捞的自然梭鱼苗当年可培育成12--18厘米的鱼种。梭鱼可与对虾、基尾虾、青虾等甲壳类动物混养,低盐度海水或淡水池内可与淡水鱼混养,但切勿与乌鳢等凶猛的肉食性鱼类混养。

梭鱼夏花培育鱼种及放养密度,主要根据鱼种出池规格要求、池塘条件、饵肥供应状况以及养殖技术水平等情况决定。每天早、中、晚3次巡塘,观察池塘水质、梭鱼摄食、浮头及病害等情况,经常清除塘边杂草,保持池口清洁卫生,并做好养殖记录,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梭鱼的日常管理非常重要,要经常保持交换水的畅通和进出水口的安全,防止老鼠咬坏拦网。汛潮和大风前后要注意对池塘设施的检查。

刚才提到梭鱼鱼种培育技术,关注梭鱼繁殖、养殖及病害防治。,下面来说说梭鱼养殖技术:繁殖、养殖与病害防治全解析。

亲鱼选择与培育
梭鱼鱼种培育技术,关注梭鱼繁殖、养殖及病害防治
饲料投放与管理 梭鱼繁殖与人工授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505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