枇杷采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以延长保鲜期和保证品质
枇杷,这一夏季的鲜果佳品,如何从采摘到餐桌,保持其新鲜与美味?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枇杷采后如何进行有效管理,以延长保鲜期和保证品质。
枇杷采摘时,由于人为践踏,果园土壤容易板结,不利于根系生长。特别是在梅雨季节,土壤湿度大,更需要中耕松土,改善土壤结构。
二、病虫害防治枇杷的主要虫害包括天牛、黄毛虫等。天牛幼虫可用人工捕杀或用药剂堵塞虫洞杀灭。5-6月,黄毛虫为害时,可人工捕杀,也可用乐果或敌百虫100倍液喷杀。
主要病害有炭疽病、叶斑病。在叶片展开时,用2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或40%乙膦铝500倍液进行喷雾预防。
虫害 | 防治方法 |
---|---|
天牛 | 人工捕杀或用药剂堵塞虫洞杀灭 |
黄毛虫 | 人工捕杀或用药剂喷杀 |
病害 | 防治方法 |
---|---|
炭疽病 | 用20%甲基托布津800-1000倍液喷雾预防 |
叶斑病 | 用40%乙膦铝500倍液喷雾预防 |
5月末到6月初,是做好枇杷采摘后的管理工作阶段。对迅速恢复树势,促进夏梢的抽发,提高夏梢的质量及花芽分化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具体操作如下:
修剪:剪除细弱枝、病虫枝、枯枝,对粗壮枝条进行短截,促发出壮实的夏梢。
清园:清除杂草,清理修剪后的枯枝烂叶。
四、施肥与淋水施肥技术要点:
根据枇杷生长发育的实际需要,做好氮、磷、钾三要素和其它微量元素的合理搭配。
尽量多施有机肥和复合肥,复合肥应选用有机复合肥和多元复合肥。
选用优质化肥,防止劣质肥料对枇杷的毒害或影响。
五、运输与保鲜运输过程中要特别注意环境温度变化小、通风、换气。采用冷链系统,在冷藏、运输、销售一系列过程中全部保持枇杷的环境温度在1-5℃。
前期在生长期间的田间带病会影响整个贮存期,所以要在采摘前在树上杀菌,或者在采摘后采用食品添加剂级的保鲜剂进行杀菌处理,来延长期保鲜期。
枇杷采后管理是一项系统性的工作,需要我们在各个环节都做到位,才能保证枇杷的新鲜与美味。希望这篇文章对大家有所帮助。
枇杷采摘后的修剪和清园工作至关重要。某枇杷种植园在5月末到6月初,会重点进行修剪和清园工作。他们剪除细弱枝、病虫枝、枯枝,对粗壮枝条进行短截,以促进夏梢的抽发和花芽分化。同时,清除果园内的杂草,防止杂草与枇杷争夺养分和水分。修剪后的枯枝烂叶也会被清理干净,确保园内整洁。
枇杷采摘后,及时施肥以促进夏梢发育和花芽分化至关重要。某枇杷种植园在4-5月份采用树冠下周围环状沟施肥法,每株施腐熟的人粪尿或牛猪栏粪100公斤,另加250克尿素。在8-9月间,枇杷开花吐蕾前,施用腐熟菜饼或豆饼肥5公斤,以促进花蕾生长。此外,适当淋水抗旱,有利于夏梢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