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浙江渔民误食河豚,险些丧命

时间 事件 地点 受害者
2021年12月 公职人员网购河豚毒素杀妻案 浙江台州 一名公职人员
2022年8月11日 渔民误食河豚中毒 浙江 一名渔民
2006年 女子误食河豚身亡 浙江宁波 一名女子

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值班室接到紧急指令,迅速出动“南海救203”轮,将病员老才运回基地并紧急送医。老才情况危急,经ICU治疗3天后,终于脱离生命危险。

浙江渔民误食河豚,险些丧命

浙江绍兴一户人家,一家三口误食自制河豚,险些丧命。事件发生后,慈溪卫生局工作人员表示,不少人是因不知道河豚有毒而误食。

专家指出,河豚虽肉质鲜美,但含有剧毒,误食后死亡率超过一半,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市食药监局提醒大众,切勿购买、自行捕捞和食用河豚。

南方都市报报道,吴川市黄坡镇渔业队两名渔民误食河豚,一人中毒死亡,一人被送往医院抢救。专家表示,野生河豚鱼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

广州日报介绍,河豚毒素的潜伏期较短,若误食未经处理的野生河豚,抢救不及时,最短10分钟之内就会导致死亡。

据老才讲述,他捕到3条新鲜的河豚,因喜欢河豚鱼的味道,自认为清洗干净就不会有事,便用这3条鱼煮了碗鱼汤。吃完他便跑去补觉,谁知12时起来时,发现全身麻木不适,伴有头晕、呕吐等症状。

市人民医院有关负责人表示,每年都会接诊到误食河豚中毒的病人。他提醒大众,如误食河豚中毒,要立即采取催吐的方式将误食的河豚吐出来,并拨打120或送往医院救治。

紧急出动,生死救援

浙江渔民误食河豚,险些丧命

河豚毒素,潜伏致命

即使经过20天的太阳暴晒或30天的盐腌,河豚毒素也无法分解。一般烹饪方法也无法破坏其毒性,只有高温加热30分钟或在碱性条件下才能分解。只是,市面上流通的河豚多为养殖品种,只要保证饲料安全无毒,河豚本身便不会带毒,食用相对安全。但若误食未处理干净的河豚或野生河豚肉,后果不堪设想。

生死一线,命悬一线

据医护人员介绍,患者老才送到三亚市人民医院时,情况危急,生命垂危。医护人员立即进行救治,并将其送往ICU监护。经过3天的ICU治疗,老才终于脱离生命危险,于8月14日下午住进市人民医院消化内科。负责人表示:“患者恢复情况良好,预计再过两三天即可出院。”

悲剧重演,警钟长鸣

美味诱惑,风险并存

河豚的鲜美众所周知,但并非每个人都敢尝试。若处理不当,食用河豚可能导致中毒身亡。每年河豚上市季节,吃河豚中毒事件时有发生。广东惠州市惠东县的范先生就是其中一位受害者。他在餐馆老板的身份下,误食河豚后险些丧命。

当前正是河豚鱼的产卵季节,此时野生河豚鱼毒性最强,是河豚鱼中毒的高发季节。由于野生河豚肉味鲜美,自古以来就有“拼死吃河豚”的说法,我国沿海地区每年均有食用河豚鱼导致中毒事件的发生。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提醒大家,不要食用野生河豚鱼!

警惕风险,珍爱生命

8月11日下午,南海救助局三亚基地接到救助信息:1名海上作业的渔民在饭后突发食物中毒症状,疑似食用河豚导致。因渔民中毒症状严重,情况非常紧急,需要派遣救助力量尽快送往三亚救治。

警惕野生河豚,安全第一

救治成功,重获新生

河南人王某与朋友在聚餐时,为了尝鲜,就点了河豚炖汤。结果,有一人出现了中毒症状,到医院之后洗了八次胃才脱离了危险。由此可见,吃河豚很可能要冒着生命危险,不管大家吃不吃,反正笔者是坚决不吃。

但其实并不是每次都能如此幸运。浙江曾有女子误食河豚身亡。2006年,宁波有人因食用河豚中毒身亡。此次事件 提醒人们,河豚虽美味,但风险同样巨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97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