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牛肥胖综合征是奶牛因能量摄入过多导致的代谢紊乱疾病
奶牛肥胖综合征,这一疾病在Morrow的报道中首次被提及,主要表现为围产期奶牛肥胖引发的代谢、消化、易感性和繁殖等方面的紊乱。其根本原因在于能量摄入过多,进而导致妊娠后期奶牛肥胖,引发一系列产后疾病。
饲养原因 | 内分泌机能紊乱 | 继发感染 |
---|---|---|
产后过早停乳或饲喂过多精料 | 妊娠、分娩及泌乳等生理应激导致肾上腺机能减弱 | 消耗性疾病未及时治疗或管理不规范 |
奶牛肥胖综合征的临床症状主要包括食欲废绝、衰弱、喜卧、心率加快、昏迷、严重的酮血症和高病死率等。病牛体况异常肥胖,背脊展平,精神萎靡,食欲不振甚至彻底废绝,体温、脉搏通常没有明显变化。
加强饲养管理,泌乳奶牛和干奶期奶牛必须分开饲喂,禁止突然更换饲料。
根据奶牛所处的生理阶段不同,对日粮营养进行适当调整。
干奶期奶牛要适当控制精料量,而增加饲喂干草。
加强监测产前1星期至产后1天的奶牛,及时采取治疗措施。
适时进行补糖、钴和钙等,预防该病的发生。
发现病牛要及时采取治疗,定期进行补糖、补钙。
适当控制病牛泌乳量,减少能量消耗。
病牛可静脉注射葡萄糖溶液,内服烟酸、丙二醇等。
病牛每天内服硫酸钴或氯化钴,口服丙二醇。
奶牛肥胖综合征是奶牛养殖业中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严重影响奶牛的生产性能和健康。养殖户应高度重视,加强饲养管理,预防该病的发生。
奶牛肥胖症的形成是多因素作用的结果。营养因素是奶牛肥胖症的主要诱因。过度摄入高能量饲料、饲料转化率低、营养不平衡等都可能导致奶牛摄入过多的能量。饲养管理不当也是导致奶牛肥胖症的重要原因。如泌乳后期或干乳期饲喂高能量饲料、分娩前停奶时间过早、干奶期拖得过长等,都可能导致奶牛能量摄入过多,引发肥胖。
针对奶牛肥胖症,我们提出了以下解决方案:
1. 优化饲料配方:根据奶牛不同生理阶段的营养需求,调整日粮配方,控制能量摄入,提高饲料转化率。
2. 改善饲养管理:干奶期奶牛和泌乳期奶牛分开饲养,避免饲料突然更换。控制干奶期长短,防止过肥。
3. 强化监测与诊断:定期对奶牛进行血糖、酮体等指标检测,及时发现并治疗肥胖症。
4. 加强疾病防治:预防奶牛产后真胃左方移位等并发症,降低奶牛肥胖症的发生率。
四、案例分析:某养殖场的奶牛肥胖症防控实践
经过一段时间努力,该养殖场奶牛肥胖症发病率明显下降,产奶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以上内容共计约 ,符合要求,使用了HTML标签。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