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藏区青稞丰收,藏民忙碌收割

未来西藏之前,常以为西藏大部分是高原牧区,以放牧牦牛和羊、马等动物为主,青稞作为藏区特有的农作物,也就是零星种植而已,大面积的农田应该唯内地所独有,在西藏这种高原地区大抵是没有的。我在西藏那曲地区工作数年后,更加深了这种印象,从拉萨往那曲途中,只在拉萨的堆龙德庆县境内看到一些种植青稞的农田,到了当雄境内海拔超过4000米后就基本都是草场,再也看不到农田,连草也难以生长,遑论...

藏区青稞丰收,藏民忙碌收割

从四川进西藏这一路,适逢藏区青稞正腊熟,处处是金黄的青稞地,也处处是藏民收割青稞的繁忙景象,记者也从中深切地感受到了藏民们丰收的喜悦。

青稞,是我国藏区居民主要食粮、燃料和牲畜饲料,也是一些酒类的生产原料。县域内外,20多辆收割机,要在为期一个月时间内,完成13万余亩的青稞收割工作。完成这里的工作,他们将前往湖北、湖南、陕西汉中,将继续见证着一路的丰收。

我相信西藏是每个人的向往,也是无数网友的梦想。9月13日,红网记者毅然寻友结伴,从四川出发,自驾前往西藏,并记录沿途风物人情,与网友们分享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时下,正是高原秋收时节,西藏各地农牧民趁着晴好天气,加紧收割、打捆、转运、晾晒,开启又一年的秋收工作。勤劳淳朴的农牧民齐聚田间地头,互帮互助,谈笑风生,忙碌的身影绘就一幅欣欣向荣的秋日收割图,让我们因为镜头,感受一下高原收获的喜悦。

目前进入9月下旬,西藏各地成熟的青稞进入收割高峰期。西藏尼木县续迈乡农牧民称,今年风调雨顺,青稞丰收。中新网24日下午,西藏尼木县续迈乡的青稞地里收割机来来往往,也有农牧民三五成群,挥着镰刀进行手工收割。

青稞实际上是禾本科大麦属的一种禾谷类作物,因其内外颖壳分离,籽粒裸露,故又称裸大麦、元麦、米大麦。主要产自中国西藏、青海、四川、云南等地,在青藏高原上种植约有3500年的历史。眼下正是青稞腊熟时期,成熟后的青稞需及时收获,收获不及时会影响产量,并且影响青稞的储藏品质。在与地里收获青稞的藏民聊天过程中,记者还了解到,目前藏民们多是集体劳作收获青稞,之后再进行分配。

如果您有更多关于青稞的信息想要了解,可以点击查看农村创业网站青稞频道详细了解。

丰收新果实 #丰收季_新浪网 ... 作者四川发布缩小字体放大字体收藏微博微信分享四川康定青稞大丰收,快来感受一下村民们收割时的仪式感!#丰收新...

“人间有了青稞粮,日子过得真甜美;一日三餐不愁吃,顿顿还有青稞酒。人人感谢云雀鸟,万众珍爱青稞粒。”在青稞地里,中午停下来休息吃苹果喝饮料的间隙,白玛大姐不仅给记者唱起了歌谣,还给好奇的记者讲述了一个青稞种子来历的神话。原来很久以前,有一个名叫阿初的王子,从蛇王那里盗来青稞种子,结果被蛇王发现,罚他变成了一只狗,后来一个大土司的女儿爱上了他,他又恢复了人身。他们辛勤播种和耕耘青稞,吃上了用黄灿灿的青稞磨成的香喷喷的糌粑和醇香的青稞酒。于是,人们在每年收完青稞,尝新青稞磨成的糌粑时,先捏一团糌粑给狗吃,以示感激狗给人们带来青稞种子。

由藏区青稞丰收,藏民忙碌收割,展现丰收喜悦。引出的思考,延展至藏区青稞收割机助力丰收,藏民生活更美好。

在西藏那曲地区,青稞一直是藏民们心中的宝贝。只是,过去由于缺乏先进的收割技术,这里的青稞收割一直依赖人力,效率低下,劳动强度大。如今,因为收割机的引入,这一情况得到了极大改善。

青稞收割机:藏区农业现代化的见证

那曲地区平均海拔超过4000米,气候寒冷,土地贫瘠,传统的青稞收割方式,不仅费时费力,还容易造成产量损失。为了改变这一现状,当地政府积极引进先进的青稞收割机。这些机器不仅提高了收割效率,还降低了劳动强度,受到了藏民们的热烈欢迎。

藏区青稞丰收,藏民忙碌收割

青稞收割机的引入,让藏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以前,藏民们需要花费数周时间才能完成青稞收割,而现在,一台收割机一天就能完成数百亩的收割工作。这不仅让他们有了更多的时间去享受生活,也让他们对未来的生活充满了期待。

青稞,这个藏区特有的农作物,正以其独特的魅力,改变着藏民们的生活,也为藏区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93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