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玉米小斑病,这个名字对于我国广大玉米种植户来说并不陌生。它作为一种常见的病害,不仅给玉米的生长带来了困扰,更严重威胁着玉米的产量。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玉米小斑病的症状

玉米小斑病主要侵害叶片,从幼苗期到成株期均可造成较大损失。以抽雄、灌浆期发病较重。病斑主要集中在叶片上,一般先从下部叶片开始,逐渐向上蔓延。病斑初呈水浸状,后变为黄褐色或红褐色,边缘色泽较深。病斑呈椭圆形、近圆形或长圆形,大小为10-15毫米×3-4毫米,有时病斑可见2-3个同心轮纹。

玉米小斑病的病原菌为真菌,病菌以菌丝或分生孢子在病残体内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时,病菌产生大量分生孢子,借气流或雨水传播。春玉米收获后遗留田间病残体上的分生孢子,可继续向夏玉米田传播。华北地区7-8月气温达25℃以上最适于该病流行,这期间若降雨日多、雨量多、湿度大,小斑病会严重发生。

防治措施 具体方法
种植抗病品种 推广种植中单2号、豫玉11号、丹玉13及掖单系统杂交种等抗病高产品种。
加强栽培管理 在拔节及抽穗期追施复合肥,促进健壮生长,提高植株抗病力。
清洁田园 将病残体集中烧毁,减少发病来源。
药剂防治 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65%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0%甲基托布津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农抗120水剂100-120倍液喷雾。
预防措施

1. 选择抗病品种,提高植株的抗病能力。

3. 清洁田园,减少病原菌的传播。

5. 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及时用药。

玉米小斑病是玉米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3. 加强田间管理:合理密植,确保田间通风透光,降低湿度,减轻病害发生。

三、本地案例分享

在河南省某玉米种植区,张先生曾遭遇玉米小斑病的严重侵害。在尝试了多种防治方法后,张先生最终选择了推广抗病品种和药剂防治相结合的策略。通过实施这一策略,他成功降低了病害对产量的影响,最终实现了玉米的丰产增收。

四、未来展望

面对玉米小斑病这一挑战,我们需要不断创新防治策略,提高农户的种植技术水平。同时,加强科研投入,培育更多抗病品种,为我国玉米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保障。

通过上述实践案例和未来展望,我们希望为广大玉米种植户提供有益的参考,共同应对玉米小斑病的挑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9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