莆田鲍鱼产业面临市场萎缩、养殖技术落后等困局
莆田,这座海滨城市,以其丰富的海洋资源而闻名。只是,近年来,莆田鲍鱼产业却面临着市场萎缩、养殖技术落后等多重困境,如何破局成为焦点。
两年前,受国内高端餐饮市场萎缩影响,莆田鲍鱼产业发展遭遇了滑铁卢。鲍鱼价格被市场“腰斩”,销量大幅减少,这不仅影响了鲍鱼产业的正常运营,也给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养殖技术落后:制约产业发展莆田鲍鱼养殖技术相对落后,这也是导致产业面临困境的重要原因之一。传统的养殖方式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养殖效率低下,鲍鱼品质难以保证。
创新突破:转型升级正当时面对困境,莆田鲍鱼产业正在积极转型升级。
引进新品种:莆田市海洋与渔业局推动种苗改良,引进耐高温、抗病强、生长周期短的绿盘鲍,提高鲍鱼品质。
拓展海外市场:通过互联网平台,开拓海外市场,寻找新的销售渠道。
研发新产品:开发清水鲍鱼、红烧鲍鱼、鲍汁螺片等产品,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
完善冷链物流:借助顺丰快递,完善冷链物流平台,解决水产运输保鲜难的问题。
产业现状分析产业 | 现状 |
---|---|
鲍鱼养殖面积 | 全市现有鲍鱼育苗场56座,育苗水体面积超100万平方米。 |
产量 | 年产值达8亿多元。 |
出口量 | 2014年莆田口岸出口量达187.9吨,今年上半年通过莆田口岸已出口鲍鱼制品102.3吨。 |
面临问题 | 市场萎缩、养殖技术落后、生态环境问题等。 |
尽管莆田鲍鱼产业面临着诸多挑战,但在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下,通过创新突破,产业有望走出困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莆田鲍鱼产业加大了技术创新力度。例如,汇龙公司引进了耐高温、抗病强、生长周期短的绿盘鲍,通过杂交育种,改善了皱纹盘鲍的种质退化问题。此外,莆田市还建立了出口鲍鱼质量安全示范区,协调多个部门,开辟绿色便捷通道,促进出口鲍鱼加工产业发展。
面对困境,莆田鲍鱼产业积极拓展市场,寻找新的发展机遇。一方面,通过电商平台,如天猫、淘宝等,开设专卖店,将鲍鱼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寻找稳定的海外客户,开拓平民消费市场。据统计,今年全市鲍鱼出口预计将达到450吨,内销价格也从低谷期的每公斤60元上涨到100元。
莆田鲍鱼产业还注重产业链延伸,提升产品附加值。例如,海一百公司研发出清水鲍鱼、红烧鲍鱼、鲍汁螺片等6个产品,主要出口东南亚、南美和非洲等地。此外,汇龙公司还引进了鲍鱼罐头生产线,生产的鲍鱼罐头全部出口新加坡,产值已达1.3亿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