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燕麦孢囊线虫病:一种侵害燕麦根系

症状识别 防治方法
受害燕麦出苗后1个月即可出现症状,但在越冬返青后才表现明显。 尽可能轮作非寄主植物,如大豆、绿豆、豌豆等。
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随后整叶颜色变淡变褐,干枯。 选用抗病品种,如永良4号、蒙鉴5号等。
病苗长势弱,分蘖明显减少,部分植株矮化,穗小,籽粒不饱满。 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腐殖质含量。
病情严重时会成片枯死,根部可见许多瘤状的根结。 在播种期施用噻唑磷或阿维菌素颗粒剂。

燕麦孢囊线虫病,这一潜伏在燕麦根系中的隐形杀手,自上世纪80年代末在我国被发现以来,已逐渐成为燕麦生产的一大难题。它不仅影响了燕麦的生长发育,还严重威胁着燕麦的产量和品质。

燕麦孢囊线虫病:一种侵害燕麦根系

一、燕麦孢囊线虫病的症状识别

燕麦孢囊线虫病的症状表现为:受害燕麦出苗后1个月即可出现症状,但在越冬返青后才表现明显。下部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随后整叶颜色变淡变褐,干枯。病苗长势弱,分蘖明显减少,部分植株矮化,穗小,籽粒不饱满。病情严重时会成片枯死,根部可见许多瘤状的根结。

燕麦孢囊线虫病的传播体是孢囊,主要是依靠土壤传播。农机具特别是跨区作业的农机具,人、畜活动,流水以及大风都可能起到传播作用。由于燕麦孢囊线虫的孢囊可以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化学防治费用高,药剂毒性大,所以主要采用非化学防治方法。

1. 轮作非寄主植物:尽可能轮作非寄主植物,如大豆、绿豆、豌豆、油菜、谷子、三叶草、苜蓿、胡萝卜或玉米等。

2. 选用抗病品种:因地制宜地选用对抱囊线虫病抗性较好的小麦和燕麦品种,如小麦品种:永良4号、蒙鉴5号、内麦19等。

3. 合理施肥:合理施肥,增施有机肥,提高腐殖质含量,培养有益生物和提高植株抗耐病能力。另外,在一些冬麦区,适当迟播也能够减少为害。

4. 土壤处理:在播种期,随播种沟施用噻唑磷颗粒剂30kg/亩或2%阿维菌素颗粒剂1~3kg/亩。重病田可考虑播前用氯化苦、棉隆及威百亩进行土壤熏蒸。

燕麦孢囊线虫病的防治需要我们采取多种措施,综合防治,才能有效遏制其危害。让我们共同努力,守护燕麦根系健康,为我国燕麦产业的可持续发展贡献力量。

在燕麦种植区,根系病害一直是影响产量的重要问题。本文将为您展示燕麦根系病害防治的新策略,通过具体案例为您带来实践指导。

燕麦孢囊线虫病:一种侵害燕麦根系
二、防治策略与案例

针对已发生燕麦根系病害的地区, 1. 抗病品种的选育与推广 2. 轮作与间作 3. 土壤处理 4. 合理施肥 5. 迟播策略 三、未来展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90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