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鸡养殖中,科学饲喂技术是提高产蛋率和肉质的关键
序号 | 技术要点 | 具体实施 |
---|---|---|
1 | 饲料配方科学合理 | 不同生长阶段给予不同的配方饲料 |
2 | 定时定量饲喂 | 产蛋山鸡每天日粮65g,分2次饲喂 |
3 | 控制鸡群密度 | 避免鸡群密度过大,影响生长发育 |
4 | 保持鸡舍通风良好 | 确保鸡舍内空气新鲜,温度适宜 |
5 | 适时更换巢材 | 定期更换巢材,保持巢箱清洁 |
雏山鸡的饲喂方式,是根据日龄大小和生长发育要求,将配合好的日粮按规定时间分为若干次饲喂。雏山鸡出壳后到4周龄时,每日喂5次;5-8周龄时每日喂4次。每次饲喂的饲料数量以使全群山鸡在同时采食情况下半小时左右吃完为宜。
在饲养管理不当情况下,雏山鸡啄癖是比较容易发生的。啄癖的原因通常是多方面的,主要包括饲料中钙、磷、食盐含量不足,饲养密度过大,鸡舍内通风不良等。
保证饲料中粗蛋白质的含量不低于规定要求,动物性饲料要达到5%-10%,矿物质含量为3%-4%。
饲养密度要适当,舍内温度要适宜,地面保持干燥,勤换垫草。
通风要好,舍内光线不要太强,供水要充分。
适时更换巢材:定期更换巢材可以保持巢箱的清洁,减少疾病的传播,同时也可以提高山鸡的产蛋率。
改善饲料:饲料中可添加1%-2%的砂子或石粉,以促进山鸡的消化和增加蛋壳的硬度。
促使发情:鸡的性欲强,产蛋就多,因此产蛋母山鸡群中应留有10%~15%的公山鸡。
光线刺激:合理的光照能刺激母鸡排卵增加产蛋量。母山鸡20周龄开始每周增加半小时光照,至产蛋期每天保持16小时光照。
科学饲喂:产蛋期山鸡应增加洁净饮水量,每天上午6时至下午4时供给,保证充足的水分。
关于山鸡养殖中,科学饲喂技术是提高产蛋率和肉质的关键。的内容已经结束,现在转向山鸡养殖:饲喂技术提升产蛋与肉质案例解析。
1、科学配方饲料针对不同生长阶段的山鸡,制定相应的饲料配方。例如,在雏鸡阶段,使用富含维生素A、B1、B2、B12和D3的动物性饲料,确保雏鸡健康生长。
2、定时定量饲喂产蛋山鸡每日日粮65g,分两次定时饲喂,以保证高产。例如,某养殖户在实行定时定量饲喂后,产蛋率提高了30%。
3、生态养殖模式采用山地林下生态养殖模式,让山鸡在自然环境中生长,提高肉质。例如,某养殖户采用该模式,山鸡的肉质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增加。
4、控制鸡群密度避免鸡群过于拥挤,减少疾病传播。例如,某养殖户将鸡舍密度控制在每平方米10只,有效降低了疾病发生率。
5、防治啄癖定期分析啄癖原因,采取相应措施控制发展。例如,某养殖户在发现啄癖时,及时分析原因并采取断喙措施,有效避免了啄癖的蔓延。
以下为具体案例解析:
案例一:科学配方饲料提升产蛋率 案例二:生态养殖模式提高肉质 案例四:防治啄癖避免损失综上所述,通过科学配方饲料、生态养殖模式、控制鸡群密度和防治啄癖等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高山鸡的产蛋率和肉质,为养殖户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