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皮虾烂腮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由细菌感染引起
作者:茶韵耕夫•更新时间:11小时前•阅读3
发生原因病原是弧菌、气单胞杆菌。病因包括虾池底有机物多、污染严重、消毒清淤不彻底;放养密度过大,过剩的饵料和大量的皮皮虾代谢物使水体环境恶化;虾苗质量差,虾苗近亲繁殖,虾本身的抵抗力减弱;环境变化太快,造成虾大量蜕壳或受伤,使虾成为病菌易感体;虾塘之间隔离不够严格,造成病菌感染等。
每次暴雨或寒潮后都是皮皮虾发病的高峰期,其它的几种腮病都可继发细菌感染转变为烂腮病。
症状皮皮虾烂腮病的主要症状是鳃丝呈灰色、黑色,肿胀、变脆,然后从尖端基部溃烂,坏死的部分发生皱缩或脱落,病虾整个鳃部发黑、肿胀、鳃丝腐烂,软骨外露,有污泥。严重的边缘缺损,个别有白色絮状物,多发于规格6cm以上的皮皮虾。
防治方法投放健康虾苗,精准投喂,保持水质、底质优良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治疗方法是, 停食2次,然后增加溶解氧含量,投放消毒剂;有寄生虫的应先杀虫一次,次日再消毒,烂腮严重者,隔日 消毒一次。第二天换水或投放水质、底质净化剂。
在消毒、杀虫、净水的同时,投喂抗菌和免疫药饵,连续5天。抗菌药物的选用最好提前进行药敏试验,使药物具有针对性。
投放消毒剂时应该注意不要造成浮游植物的大量死亡,并注意进行立体消毒,以提高消毒效果,消毒后三天还要注意调整藻相和菌相,使之平衡。
防治方法 | 具体措施 |
---|---|
预防 | 投放健康虾苗,精准投喂,保持水质、底质优良 |
治疗 | 停食2次,增加溶解氧含量,投放消毒剂;有寄生虫的应先杀虫一次,次日再消毒 |
辅助措施 | 第二天换水或投放水质、底质净化剂;投喂抗菌和免疫药饵,连续5天 |
皮皮虾烂腮病是一种常见病害,由细菌感染引起,危害皮皮虾生长。的部分结束,接下来是皮皮虾烂腮病:细菌感染,养殖难题待解。
病因剖析
预防措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