鸵鸟育雏需适宜的温度、湿度和充足的食物
鸵鸟,这个来自非洲大陆的庞然大物,以其独特的生存方式和营养价值,逐渐成为我国特种养殖的新宠。只是,要想让这些可爱的鸵鸟健康成长,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和食物便是关键所在。
鸵鸟的育雏期一般为3个月,但云南多数养殖场仅为50-60天即出售。入室前一天,还需进行试温检测,确保雏鸟适宜温度。雏鸟的消化系统尚在发育过程中,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差,宜喂养料丰富,且易消化吸收的食物。
育雏阶段 | 适宜温度 | 湿度要求 |
---|---|---|
孵化期 | 36.8℃,36℃ | 60%左右 |
育雏期 | 18-25℃ | 50%-75% |
育雏期的湿度虽然没有孵化要求的那样严格,但育雏期湿度的需求变化受胚胎在孵化期的湿度影响较大。如果孵出的湿度掌握不好,孵化的雏鸟转入育雏舍很快降低湿度,雏鸟就会在短期内失水、衰弱而致死。如果孵化期湿度低,孵出的雏鸟转入育雏舍缓慢的提高湿度,并配合补给营养液,可提高雏鸟的成活率。
颗粒饲料:营养价值高,易于消化吸收。
青绿饲料: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有助于雏鸟健康成长。
精饲料:补充雏鸟所需的蛋白质、脂肪等营养成分。
此外,还要注意食物的卫生和新鲜度,避免雏鸟食用变质或受污染的食物。
鸵鸟育雏期的温度、湿度和食物是养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只有掌握了这些黄金法则,才能让雏鸟健康成长,为我国特种养殖事业贡献力量。
精准掌控,育雏关键:云南鸵鸟养殖场的成功之道
在云南的某家鸵鸟养殖场,养殖者们正运用着一系列精准的温湿度控制技术,确保每一只雏鸵鸟都能健康成长。这个养殖场,以其独特的育雏方法,成为了行业内的一大亮点。
非洲鸵鸟,作为鸵鸟科的一种,其养殖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重视。在云南的这家养殖场,鸵鸟肉、鸵鸟蛋、鸵鸟皮和羽毛都得到了充分的利用。这里,鸵鸟养殖不再仅仅是生产肉类,更是一种生态循环的体现。
适宜的保存温度为16-18℃,超过4天则应降低到13℃,相对湿度需保持在60%左右。鸵鸟的孵化期为42天,孵化中前期温度需稳定在36.8℃,而后期可适当降低至36℃。雏鸟出壳后,应立即处理蛋壳,并待羽毛完全干燥后再转入育雏室。
四、通风换气,确保雏鸵鸟健康成长
通风换气的目的是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换入新鲜空气,同时也调节舍内的温度和湿度。在盛夏炎热季节,雏鸟舍需打开窗户来通风。一般要求雏鸟舍闻不到氨味。在冬季通风要避免风对流,以免直接吹到雏鸵鸟身上,引起雏鸟感冒。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