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防治,需了解病原、症状及预防措施
打印病是泥鳅养殖过程中的常见病,小编将其病因、症状与防治方法分享给大家。疾病流行季节,全池泼洒,每15用三氯异氰尿酸全池泼洒,使池水呈0.4~0.5毫克/升的浓度,连用2用0.3毫克/升的二氧化氯按使用说明配制后,全池泼洒,连用用0.2~0.3毫克/升的聚维酮碘全池泼洒。防治方法用五倍子,一次量,每立方米水体用量为4.0克,隔天一次,连次;预防时,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
导读:近年来养殖泥鳅的农户越来越多起来,在泥鳅养殖过程中病害防治特别重要。③五倍子,每立方米水体4g,将五倍子磨碎后用开水浸泡,疾病流行季节...
泥鳅是营养丰富的水产动物,自古都是人们餐桌上的珍品佳肴,泥鳅养殖产业也因此发展迅猛,且前景越来越好,但因为泥鳅养殖产业的逐渐壮大,病害也逐渐呈现易发频发态势,特别是因为春夏季水温逐渐升高,池水易恶化
泥鳅疾病防治要点泥鳅在饲养过程中发病很少,泥鳅发病多是因为日常管理和操作不当而引起的,一旦发病,治疗起来也很困难,因此对泥鳅的疾病应以预防为主。在成鳅养殖期间抓好水质培育是降低养殖成本的有效措施,同时符合泥鳅生理生态要求,可弥补人工饲料营养不全和摄食不均匀的缺点,还可以减少病害发生,提高产量。
疾病名称 | 主要症状 | 防治方法 |
---|---|---|
白毛病 | 病鱼体表局部或大部分鳞片变白,严重时鳞片脱落,肌肉外露。 | 全池泼洒三氯异氰尿酸,使池水呈0.4~0.5毫克/升的浓度。 |
气泡病 | 泥鳅浮于水面,肚腹胀大。 | 使用二氧化氯全池泼洒,按使用说明配制。 |
烂鳃病 | 鳃丝腐烂,鳃盖张开。 | 全池泼洒聚维酮碘,按使用说明配制。 |
泥鳅病害防治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养殖水体较浅,用药量一定要计算准确,二是用药后的池边不能离人,发现泥鳅出现异常现象要及时加新水等救急措施,三是禁用违禁药品,本文将介绍泥鳅常见疾病及防治方法,以供大家参考。
Word泥鳅养殖常见疾病的防治方法泥鳅是餐桌上常见美食,但因为大量的捕获,野生的也是泥鳅越来越少,而人工养殖泥鳅也成为了一种前景宽阔的养殖业,近些年市场对于泥鳅的需求越来越大,价格上涨,各地养殖泥鳅的乐观性空前高涨,但因为养殖面积和规模的
养殖泥鳅的稻田以弱酸性、少泥沙,保水性好,降雨时不溢水的稻田为佳。稻田常见疾病的防治 6.3.1 水霉病 使用水霉净0.15-0.30g/m3全池泼洒,1
通过泥鳅养殖过程中常见疾病防治,需了解病原、症状及预防措施。的背景,我们引出泥鳅病害防控: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泥鳅的病害防治,预防是关键。
在江苏某养殖场,由于近期连续降雨,导致水质恶化,泥鳅出现了打印病。养殖场负责人立即采取措施, 将池水中的泥鳅捞出,进行隔离治疗。然后,使用三氯异氰尿酸和二氧化氯对池水进行消毒,连续使用三天。同时,对病鱼进行隔离观察,发现病情加重者及时淘汰。经过一周的治疗,泥鳅的打印病得到了有效控制。
泥鳅养殖的趋势展望因为人们对泥鳅营养价值认识的提高,泥鳅的市场需求持续增长。未来,泥鳅养殖将呈现出以下趋势:
一是养殖技术的不断提高。通过引进先进的养殖技术,提高泥鳅的产量和品质。二是养殖模式的多样化。从传统的池塘养殖向工厂化、智能化养殖转变。三是市场需求的多样化。除了传统的食用市场外,泥鳅的药用、观赏等市场也将逐渐拓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