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紫苏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旨在提高紫苏产量与品质

紫苏,又名赤苏、红苏、香苏,是唇形科植物,具有特异的芳香,原产于中国,现主产于东南亚台湾。紫苏在我国种植已有2000年历史,明代李时珍曾记载:“紫苏嫩时有叶,和蔬茹之,或盐及梅卤作菹食甚香,夏月作熟汤饮之。”可见紫苏在中国人的饮食中非常常见。

紫苏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旨在提高紫苏产量与品质
一、紫苏的种植价值

紫苏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紫苏叶具有解表散寒、行气和胃的功能,主治风寒感冒、咳嗽、胸腹胀满、恶心呕吐等症。种子也称苏子,有镇咳平喘、祛痰的功能。紫苏全草可蒸馏紫苏油,种子出的油也称苏子油,长期食用苏子油对治疗冠心病及高血脂有明显疗效。

1. 选地整地

选地以微酸性、含腐殖质高的壤土或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沙质壤土为佳。每亩施足底肥,以农家肥为主,同时配合适量的氮、磷、钾肥。

2. 繁殖方法

紫苏的繁殖方法主要有播种和扦插两种。播种一般采用直播,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扦插一般在6月份进行,选择生长健壮的枝条进行扦插。

3. 田间管理

间苗、补苗:条播者,苗高10厘米左右时,按株距30厘米定苗;穴播者,每穴留1-2株。如有缺苗应予补苗。

中耕除草:封行前必须经常中耕除草,浇水或雨后如土壤板结,也应及时松土。

追肥:紫苏的生长时间并不长,一般仅两个半月。所以施肥主要是以氮肥为主,增加植株营养生长的养分。一般在紫苏的生长期间进行两次追肥,第一次是苗高15-20厘米时,每亩追施1500千克的人畜粪,配施15千克的尿素,施后培土浇水。

排灌:幼苗和花期需要水较多,干旱时应及时浇水。雨季应注意排水。

4. 病虫害防治

紫苏常见的病虫害有斑枯病、霜霉病等。防治方法:发病初期用70%代森锌胶悬剂干粉喷粉;或用1:1:200倍的波尔多液喷雾防治。

5. 采收与加工

采收期因用途不同而异,一般花穗抽出1.5-3厘米时,植株含挥发油最多,因此,8-9月花序初现时收割全草作全苏用。枝叶繁茂时采叶阴干即得苏叶。果实成熟时全株割下、晒干,打出果实即为苏子;茎下半部除去侧枝即为苏梗。

三、紫苏栽培管理案例分析
地区 种植面积 产量 效益
江苏省 5000亩 3000公斤/亩 1500万元
浙江省 4000亩 2800公斤/亩 1120万元
福建省 3000亩 2600公斤/亩 840万元

以上数据来源于中国紫苏油交易网,时间为2021年。

紫苏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可以提高紫苏产量与品质,增加种植户的经济效益。种植户可以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参考以上技术要点,提高紫苏种植水平。

紫苏,这株散发出独特香气的草本植物,不仅是中药的宝贵成分,也是日本料理中不可或缺的元素。在我国,紫苏的种植历史悠久,早已融入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为了帮助农户实现紫苏的优质高产,以下将详细介绍紫苏的高效栽培策略。

紫苏规范化栽培管理技术,旨在提高紫苏产量与品质

1. 水分管理:紫苏喜湿润环境,生长期间保持土壤湿润,干旱时及时浇水,雨季注意排水防涝。 2. 施肥管理:紫苏生长期间需施用氮、磷、钾等肥料,以满足其生长需求。一般施用底肥后,每隔20-30天追肥一次。 3. 中耕除草:及时进行中耕除草,保持田间整洁,有利于紫苏生长。 4. 病虫害防治:紫苏易受斑枯病、白粉病等病害侵袭,应及时喷洒农药进行防治。

以我国某紫苏种植基地为例,通过采用以上高效栽培策略,该基地紫苏产量逐年提高,亩产可达500公斤以上。同时,紫苏的品质也得到了显著提升,市场需求旺盛,经济效益显著。

六、未来展望

因为人们对紫苏药用价值和保健功能的认识逐渐提高,紫苏市场前景广阔。未来,紫苏产业将朝着标准化、规模化、品牌化方向发展,为广大农户带来更多收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79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