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梅种植成为农民增收新途径
在广袤的农村田野中,一种古老的果树正焕发着新的生机,那就是青梅。它的种植不仅成为了农民增收的新途径,也为当地农业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
地区 | 种植面积 | 农民增收 |
---|---|---|
陆河县 | 超过10万亩 | 人均增收2000元左右 |
普宁市 | 数万亩 | 带动10万农民增收 |
陆河县,这个位于广东省东北部的山区县,曾经是远近闻名的“光棍村”。只是,近年来,因为青梅种植的兴起,这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民们纷纷投入青梅种植,不仅摆脱了贫困,还走上了致富路。
“今年又是一个丰年,”站在自己家的青梅园子里,东坑镇大兴村的种果大户谢石水掩饰不住满脸兴奋地告诉记者,“去年我收成1000担,刨去各种费用,净收入有5、6万块哩!”
青梅的种植,不仅为农民带来了丰厚的经济收入,还促进了当地农业产业的升级。普宁市东昱食品有限公司采用“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广泛发动周边村民种植青梅,带动了10万农民从事青梅产业,人均年收入显著提高。
“种植青梅鼓胀了陆河农民的荷包,满山遍野的青梅还成了陆河建设生态旅游县的重要资源。”陆河县相关负责人表示。
青梅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为了确保产业的健康发展,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推动青梅种植技术的创新和推广,帮助农民提高产量和质量。
在武汉市新洲区三店街高富村,青梅种植已经成为当地的特色产业。全村种植青梅树600余亩,固定用工80人,季节性用工200多人,不仅让村庄成为热门打卡点,也带动了当地旅游业的发展。
“青梅是我国的特产果树,栽培和利用的历史已有3000多年。”青梅种植专家介绍,青梅的营养价值丰富,种植前景和发展非常乐观。
青梅的千年传承与致富之路近年来,陆河县积极调整产业结构,将青梅产业作为重点发展项目。通过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提高青梅的品质和产量,使得青梅重新焕发生机。如今,青梅已成为当地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
青梅种植:让农民荷包鼓起来据了解,大兴村目前种植青梅2000余亩,产量达到6000多担,单次一项,村里人均纯收入3000多元。许多像谢石水这样的种果户,在陆河县越来越多。
青梅产业:助力生态旅游发展青梅树姿优美,梅花秀丽芬芳。每到初春时节,满山遍野的青梅树竞相开花,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赏花。陆河县借势推出“陆河青梅节”,不仅丰富了当地旅游资源,也进一步推动了青梅产业的发展。
青梅加工:打造产业链,拓宽增收渠道为解决果农卖难问题,伟能食品有限公司还新上了集营养、食疗和保健于一体新型饮品——果醋项目,加工本地青梅的能力将达到5000吨以上。
在陆河县葛冲村,2016年扶贫工作队的进驻,为当地的青梅种植注入了新的活力。经过几年的发展,青梅种植已成为全村脱贫增收的主导产业。如今,葛冲村青梅种植面积达800-900亩,帮助当地农民走上了致富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