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紫甘蓝种植要点:了解紫甘蓝生长习性

紫甘蓝,以其独特的紫色外表和丰富的营养,成为了许多农民朋友的种植首选。那么,如何种植出优质紫甘蓝呢?让我们一起来了解紫甘蓝的生长习性和种植技术。

紫甘蓝种植要点:了解紫甘蓝生长习性
一、地域选择

紫甘蓝原产于地中海至北海沿岸,引入我国栽培时间不长。与普通甘蓝相比,紫甘蓝具有生长周期较长、结球紧实、色泽艳丽、耐贮耐运、品质良好等特点。紫甘蓝适宜在湿润的环境条件下生长,苗床土壤湿度保持在70%~80%为最佳。

二、育苗管理
阶段 要点
定植前7—10天 对棚室里的紫甘蓝要定时放风,进行低温锻炼,促使其在定植后能抵抗倒春寒流的影响,正常生长。
当真叶长至7—8片时 将紫甘蓝苗按25—30厘米的株行距倒栽于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内,目的是保证安全越冬,养育春栽壮苗。
北方地区3月中下旬土壤化冻后 及时定植露地,行株距×50厘米,每亩栽苗2000—2500株。定植后由于气温还比较低,浇足缓苗水后前期一般不再浇水,促进发根。

紫甘蓝喜光照,最好是在向阳的地方种植,光照不良会对紫甘蓝的生长不利。紫甘蓝喜湿润,在生长旺盛期耗水量大,但是根系浅,怕积水,雨水多时需及时排水。

整地施基肥:整地前每亩施人粪、禽粪或牲畜粪等与土壤混合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浅耕入土,耙耱平整。

选择叶球紫红艳丽,茎盘短,节间小,外叶少,包球早,结球紧实,无病虫害及裂球现象的植株为采种株,严格淘汰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病劣杂株。

于4月中下旬用刀在叶球顶端十字形切开,露出生长点,有时要多切几次,以使主薹顺利抽出。

紫甘蓝,这一色彩斑斓的蔬菜,以其独特的生长特性和丰富的营养价值,赢得了众多种植者的青睐。它喜欢冷凉气候,对寒冷具有一定的耐受性,属于低温、长日照、自然异花授粉的蔬菜。在挑选种植地时,应选择土壤肥沃、排水良好的区域,确保紫甘蓝的茁壮成长。 紫甘蓝的育苗过程需要细心呵护。当真叶长至7-8片时,将苗按25-30厘米的株行距栽于改良阳畦或日光温室内,以确保安全越冬。北方地区在3月中下旬土壤化冻后,应立即进行露地定植,行株距为×50厘米,每亩栽苗2000-2500株。定植后,浇足缓苗水,前期一般不再浇水,以促进发根。 1. 整地施基肥 整地前每亩施入人粪、禽粪或牲畜粪等与土壤混合的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30-5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浅耕入土,耙耱平整。 2. 温度调控 10月底及时扣膜,越冬期保证温度白天15℃以上,夜间5℃以上。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幼苗生长,防止高温苗体过大,另一方面温度控制不可过低,防止冻伤或春化提前完成,早期抽薹。 7月初种荚变黄后开始采收,成熟一批,及时采收一批。华北地区正值雨季来临,采后需置于干燥处后熟3-5天脱粒,一般分3-4次收完。选择叶球紫红艳丽,茎盘短,节间小,外叶少,包球早,结球紧实,无病虫害及裂球现象的植株为采种株,严格淘汰不符合本品种特征特性的病劣杂株。 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日益重视,紫甘蓝的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紫甘蓝种植者应紧跟市场趋势,不断创新种植技术,提高产量和品质,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紫甘蓝种植要点:了解紫甘蓝生长习性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7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