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褐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亮点
近年来,特克斯县将发展新疆褐牛养殖作为现代畜牧业的引领性措施,全面推进新疆褐牛产业和牧繁农育工程建设。这一举措不仅推动了肉牛养殖业的发展,也为特克斯县农村经济发展和牧民增收开辟了新路径。
2013年,特克斯县在阔克铁热克乡查干萨依村坎土曼托别建立了新疆褐牛繁育场,并在特克斯镇城北农业生态园区建立了万头牛育肥场。此外,还建立了9个奶牛养殖小区和7个牛育肥小区,为褐牛养殖提供了良好的基础设施。
年份 | 建设内容 | 数量 |
---|---|---|
2013年 | 新疆褐牛繁育场 | 1个 |
2013年 | 万头牛育肥场 | 1个 |
2013年 | 奶牛养殖小区 | 9个 |
2013年 | 牛育肥小区 | 7个 |
从今年5月份开始,县绿牧源牧业公司从新疆运输褐牛,经过5000多公里的路途运到基地后,再经过半个月至几个月的体质恢复及育肥后,体重达到500公斤左右便以每公斤80元的价格销售。目前,基地已先后流转肉牛近600头,月纯利润30万元。
为尽快占领市场,形成稳定的褐牛养殖发展基地,绿牧源牧业褐牛养殖基地积极与科研院所合作,集产品研发、绿色养殖、科学屠宰、精深加工、品牌销售为一体,实现发展模式由单一向多元、产品供给由低端向高端方向转变。
按照“技术先进、市场可销、生产可行、效益可观、质量可靠”的理念,绿牧源牧业褐牛养殖基地现已发展两处分场,统一饲养标准,统一防治,统一销售,统一品牌。目前已与齐齐哈尔客商签定每年1800头的订单,与哈尔滨、大庆市客商签定了长年购销合同,并注册天录品牌,实现产销一条龙发展。
目前,巩留县新疆褐牛优势特色产业集群发展示范园共养殖了1200头褐牛、2500头西门塔尔牛和700头海福特牛。下一步,示范园将借助巩留绿色生态养殖环境和丰富的饲草料、牲畜资源,着力推动肉牛生产业走规模化、标准化、信息化发展道路。
牛的养殖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饲养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
为使褐牛养殖基地能够科学化、规模化、标准化不断发展壮大,杜尔伯特县依托黑龙江省贫困地区、少数民族地区、边远地区人才项目,为基地配备两名技术专家,从科学饲养、草料配比、疫病防控、市场发展等方面进行指导。
杜尔伯特县绿牧源牧业公司作为全省唯一一家新疆褐牛养殖基地,所引进的新疆褐牛品质独特,行情看好,备受青睐,已成为我县畜牧业家族中的新成员。目前,杜尔伯特县绿牧源牧业公司在优惠政策、技术指导等多种形式的帮扶下,以基地+科技+市场+农户的养殖模式,不断做强做大,发展势头强劲。
库尔德宁镇农业畜牧业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哈依拉提·叶山肯力地:今天,我们检测了100多头牛,还要继续做两天的检测,通过检测,优化新疆褐牛的品质...
虽然我国养牛业自建国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得到蓬勃发展,但与先进国家比较,差距仍较大。近40年来,先后引进良种牛与本地黄牛杂交改良,现已育成三河牛、草原红牛及新疆褐牛等乳用或兼用品种,其生产性能均比黄牛有很大的提高。
新疆褐牛是由国外引入的瑞士褐牛、阿拉托乌牛及少量科斯特罗姆牛与本地黄牛进行三代以上杂交改良,在山区放牧饲养、经长期选育而成的耐粗饲、耐寒、牧放性能好的乳肉兼用品种牛。其被毛褐色、深浅不一,头顶、角基部为灰白或黄白色,多数有灰白或黄白色的口轮和背线,皮肤、角尖、眼睑、鼻镜、尾帚、蹄均呈深褐色。公司负责人介绍说,新疆褐牛从小生活在新疆的天山脚下,吃的是天山中草药,喝的是天山雪水,肉质细腻,所以新疆褐牛也称“天山牛”。
在华凌牛业巩留田园综合体项目地,与会嘉宾认真聆听华凌牛业集团王玉江副总经理的介绍,了解了华凌牛业通过肉牛养殖打造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模式的相关情况;随后,中国农业电影电视中心、新疆自治区畜牧兽医研究得到了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专项资金和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项目的支持,这些资金项目为开展这一高水平的研究提供了必要的经济保障...
自治区畜牧兽医局畜牧处副处长徐志光介绍,新疆褐牛产业集群将集合新疆最优势的产业资源,以新疆褐牛为核心要素,通过养殖扩容、生产交易、产业融合等方式,推动新疆褐牛产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为了带动更多的养殖户创业,公司以基地+科技+市场+农户的经营模式,带动更多的农户投入到褐牛养殖中来。烟筒屯镇养殖大户陈振革就看准了机会,在本地建了一处分场,开始了他的褐牛养殖之路。
我们刚刚完成了我国褐牛养殖产业蓬勃发展,成为农业经济新亮点。的讲解,现在切换到褐牛养殖:助力乡村振兴新引擎。
关键词: 特克斯县; 新疆褐牛; 养殖模式; 经济效益; 发展策略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