鱼苗高效养殖管理,关注鱼苗生长环境与饲养技术
作者:茶乡雅士•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3032
在水产养殖领域,鱼苗的高效养殖管理是至关重要的。这不仅关系到养殖者的经济效益,也关乎水产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以下将深入探讨如何通过关注鱼苗生长环境和饲养技术,来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产量。
阶段 | 时长 | 饲料 | 投喂方式 |
---|---|---|---|
第一阶段 | 鱼花下塘第1~7天 | 新鲜猪血 | 加水沿池边泼洒,分3次投喂 |
第二阶段 | 鱼花下塘第8~14天 | 粉碎花生麸 | 全塘干撒,分2次投喂 |
第三阶段 | 鱼花下塘第15~50天 | 蛋白质含量32%以上的配合饲料 | 粉碎成10~20目的颗粒,分2次投喂 |
在投喂过程中,坚持“四定”原则,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投喂量。
分期注水:满足鱼苗对活动空间和水质的需求
浅水下塘:鱼花下塘时水深为0.6米左右。
注水周期:每隔4~5天注水1次。
注水量:每次注水10~20厘米。
水深目标:最后稳定在1.2~1.5米。
过滤注水:使用密网过滤,防止野杂鱼随水进入鱼苗池。
在日常管理中,应注重以下几点:
巡塘观察:每天早晚各巡塘1次,关注水质、鱼苗活动和吃食情况。
捞出病鱼、死鱼:及时捞出病鱼、死鱼,并进行检查。
防治疾病:若确诊鱼苗患病,采取必要的防治措施。
检查堤埂、排水口:注意防逃,确保池塘安全。
及时分塘:防止鱼苗培育成活率低经25天左右的培育,鱼苗全长达到2.5~3.0厘米时,应有计划地进行拉网筛选分塘稀养。否则,会造成鱼苗培育成活率低。因为鱼苗在培育阶段生长迅速,会出现个体发育不一致,大鱼吃小鱼的现象,尤其是在投喂量不足的情况下。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提高鱼苗的成活率和产量,为水产养殖行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Word鱼苗高效养殖管理措施
在鱼苗养殖的世界里,饲料的投喂策略如同精心编排的乐谱,每个音符都关乎鱼苗的成长与生存。
当鱼花下塘的第17天,鱼苗全长仅0.71厘米时,我们采用了创新的猪血喂养法。每天每万尾鱼苗,我们用500克猪血,加水后沿着池边均匀泼洒,分三次投喂,分别在上午9点、下午2点和傍晚6点。这种独特的喂养方式,不仅为鱼苗提供了丰富的营养,还加速了它们的生长速度。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