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球甘蓝种植技术,关注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环节
结球甘蓝,又名洋白菜、圆白菜等,是十字花科、芸苔属的植物。其口感鲜美,营养丰富,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喜爱。下面,就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结球甘蓝的种植技术。
结球甘蓝品种繁多,不同地区应根据气候条件、市场需求等因素选择合适的品种。以下列举一些常见的结球甘蓝品种及其特点:
品种 | 特点 |
---|---|
早优甘蓝 | 早熟、抗病、适应性广 |
中甘1号 | 中熟、优质、抗逆性强 |
晚丰甘蓝 | 晚熟、耐寒、高产 |
结球甘蓝播种时间为春季、夏季和秋季。春季播种一般在3月中下旬,夏季播种一般在5月中下旬,秋季播种一般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播种前需选好土壤、浸种催芽,具体步骤如下:
选择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壤土。
浸种催芽:用55℃温水浸泡30分钟,捞出晾干。
开沟播种:按行距25-30厘米开沟,沟深1-2厘米。
撒籽:将浸种催芽的种子均匀撒入沟内,覆土0.5厘米。
三、定植播种后15-20天即可进行定植。定植前需整地、施底肥。
选晴天进行定植。
按株距35-40厘米、行距60-70厘米开穴。
穴内先浇水后栽苗。
四、施肥
底肥:施腐熟有机肥3000-4000公斤,过磷酸钙50-70公斤,硫酸钾20-30公斤。
追肥:苗期施尿素15-20公斤,莲座期施尿素20-25公斤,结球期施复合肥15-20公斤。
叶面喷施:生长后期喷施0.2%的磷酸二氢钾溶液,每隔10天一次,连续3-4次。
五、病虫害防治结球甘蓝常见的病虫害有霜霉病、黑腐病、病毒病等。
霜霉病:用60%的噁霉灵可湿性粉剂800倍液或50%的苯菌灵可湿性粉剂1500倍液防治。
黑腐病:用70%的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500倍液或50%的氯硝散可湿性粉剂800倍液防治。
病毒病:加强田间管理,防止虫媒传播,发现病株及时清除。
六、采摘与保鲜结球甘蓝采收标准为叶球紧实,色泽鲜亮。采收后应及时上市或进行保鲜处理。
预冷处理:将结球甘蓝放入冷库或冷风室,温度降至2-3℃,保持2-3小时。
包装保鲜:用保鲜膜或塑料袋包装,置于0-5℃冷库或冷风室储存。
低温运输:确保运输过程中的温度在0-5℃范围内。
结球甘蓝种植技术较为简单,但要注意品种选择、播种、施肥、病虫害防治等关键环节。通过掌握这些技术,相信您一定能够收获丰收的喜悦。
在结球甘蓝的种植过程中,适时定植是确保早熟的关键。通常,当棚内土壤表层温度稳定在6℃以上,且夜间覆盖后畦内温度不低于8℃时,便可以选择无风晴天进行定植。亩密度控制在4000至5500株,株行距以30×40厘米至50厘米为宜。在定植穴内,先浇水后坐苗,有利于植株生根。
春甘蓝种植面临的主要问题是植株易发生先期抽薹。这除了与品种有关外,苗期管理不当也是诱因之一。结球甘蓝春化阶段需要两个条件:一是秧苗达到4-6片叶,茎粗超过0.5厘米时才能感受春化;二是需要低于10℃的较长时间,其中2-5℃的温度天数应相对较短。因此,在育苗期间要控制肥水用量,抑制叶片旺长。在3叶期进行分苗,分苗后密闭苗床,保持一定的床温,有利于植株缓苗。
三、深耕土地,优化土壤条件结球甘蓝的主根深达30-60厘米,根群分布范围有80-100厘米宽,根系吸收能力强。春甘蓝冬闲地应深耕25-30厘米,夏秋甘蓝地耕层应达15-20厘米。结合耕翻土地,每亩施入腐熟的有机肥3500公斤,磷肥25公斤,草木灰50公斤。定植前10-15天,进一步耙细土地,平整畦面,作成高畦,畦宽1.3-1.8米,畦高20-25厘米。
夏甘蓝:6月育苗,7月定植,9月收获;秋甘蓝:7月上旬至8月初育苗,8月9月上旬定植,10月11月收获。夏甘蓝应选用耐热抗病性强的品种,如夏优夏抗等;秋甘蓝应选用优质品种。种植季节和品种选择对甘蓝的生长和品质有着重要影响。
定植后要盖严棚膜,晚上加盖草帘,也可按畦扣地膜,进一步提高土温,促早缓苗。早春气温低而不稳,缓苗期间一般不通风,缓苗后,棚温达25℃时,适当通风。因为气温的增高,上午10时左右揭开棚膜,午后3-4时覆盖,保持棚内白天温度在15-20℃,夜间10℃左右。
缓苗后选晴暖天气进行中耕、除草,深度3-4厘米。定植15天以后,带水亩施硫酸铵15-20公斤;球叶抱合时,亩施硫酸铵20公斤,钾肥10公斤。结球期定时浇水,保持土壤湿润。当露地气温稳定在15℃以上,可撤去棚膜,控制外叶生长,促进叶球包心。
结球甘蓝作为一种耐寒耐高温的蔬菜,长江流域一年四季均可种植。通过合理的栽培技术和科学的管理,可以确保甘蓝的品质和产量。未来,因为农业技术的不断进步,结球甘蓝的种植技术将更加完善,为农民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