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卫忠的青鱼养殖路:一位农民的生态养殖探索
“养青鱼利润是不错,但是成本高,周期长,成鱼养殖成本要2万元/亩以上,利润好时可达1万元/亩以上。”现在陈卫忠引导当地部分养殖户在慢慢发展青鱼养殖,“有钱赚养殖户就会跟着来养,以后大家都养起来了,养殖规模大了,鱼苗、饲料等各个养殖环节就会很方便。”陈卫忠谈到,他本人也准备再找地,发展1000多亩塘来养殖青鱼。
这是甘露青鱼生态养殖的一次重要尝试。2023年,鹅湖镇属国企金荡实业公司正式开始实体化运营,积极探索甘露青鱼的产业化之路,推动甘露青鱼养殖...
广东海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我们是一家注册在广州的民营企业,水产饲料是我们海大集团的主营业务,还包括水产的种苗以及健康养殖为产业链的民营科技,集团1998年成立,成立之初才几个人,到2009年我们在...
每养殖一二年,排干池水,挖除过多的淤泥,使其池底淤泥保留20厘米左右较为适宜。同时让池底暴晒和冰冻,杀死害虫、寄生虫和致病细菌。 3.池塘水体消毒 改善池塘环境,消除敌害生物,预防部分细菌性疾病,要对池塘及水体消毒。常用消毒剂及其用量如下:①用含量为每升200毫克~250毫克的生石灰带水清塘
陈卫忠和他的500亩青鱼养殖基地。做水产近20年,从当初卖养鱼用的菜粕等原料,到现在年销售鱼料8000吨,从小老板发展成当地最大的饲料经销商之一...
因为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对其的需求量越来越大,近年来,由于栖息场所的日益恶化,青鱼自然产量大为减少,为了能提高青鱼产量保障产品品质,养殖户应该改变养殖观念,转换养殖模式,进行青鱼...
启动青鱼养殖池塘生态化改造,先后完成青鱼养殖区域改造820亩,新建尾水三级净化区64.1亩。以甘露青鱼为主的具有锡山地方特色的水产品为研究对象...
青鱼为中国四大家鱼之首,却因养殖周期长、市场需求特殊致使养殖规模一直比较小,但养殖利润不错。7月,笔者来到陈卫忠位于溧阳别桥镇的500亩青鱼养殖场,在这里经过3年的养殖周期,青鱼可以从水花长到10斤以上,3年养殖的总投资也多达1000多万元。2013年底该养殖场第一次卖出成鱼30多万斤,陈卫忠估计今年底能卖成鱼60万斤、赚取利润200-300万。
现在冯利松采用科学养殖,用草和生态饲料喂鱼,虽然鱼生长速度相对较慢,但长出的鱼质量更好。刚开始养鱼时急于求成,鱼塘高密度的鱼苗全靠投放...
今年是陈卫忠养殖青鱼的第四年,四年下来他已经对青鱼养殖技术和市场情况一清二楚,“一般第一年放苗1万尾/亩,养到0.3斤/尾左右,亩产2500斤左右;第二年放600-700尾/亩,养到4斤左右;第三年放200尾/亩,养到12-15斤左右。大部分成鱼是第三年卖掉,但是第三年10斤左右的鱼价格便宜,可以养到第四年、长到20斤左右再卖。”陈卫忠对笔者娓娓道来。据他透露,12斤以上的青鱼价格一般在10元/斤,规格越大价格越高,但是养殖周期比较长,3年的成鱼成本在5.5元/斤左右,四年的成本在6元/斤左右。
青鱼养殖大户讲述创业经历。 播放列表正在播放正在播放正在播放正在播放来源 : 央视网2024-03-29 19:21内容简介关注 更多返回顶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版权所有
青鱼养殖水域应选在生态环境好,水源充足,无或不直接受工业三废及农业、城镇生活、医疗废弃物污染的水域。它是淡水鱼类中的上品,在四大家鱼中...
目前青鱼主养区在浙江湖州的菱湖地区,养殖面积有3万多亩。陈卫忠曾多次去考察过那里的养殖情况。他认为养青鱼又省事又赚钱,菱湖的青鱼养殖户都赚了钱,但是菱湖的青鱼养殖塘租很高,一般在2000-3000元/亩,且塘口条件有限,对成鱼皮毛和条形产生了不好的影响,当然这点估计与使用的饲料质量也有关系。溧阳地区的塘口租金比湖州低,塘口深,看到这个优势陈卫忠决定养殖青鱼,结果成鱼在皮毛和条形上都有优势,最终他承包500亩塘全部养青鱼,也带着周围的养殖户一起养,他认为一个地方养殖量大了才能形成规模优势,销售起来才方便。
青鱼养殖对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增加农民收入具有重要意义。养殖密度采用合理的混养模式,如青鱼与鲤鱼、鲫鱼等混养,可以提高养殖效益和生态效益。
“我觉得青鱼还是要养成更大规格的再卖,市场喜欢大规格的,因为越大越好吃,而且价格高,30-50斤的青鱼都有人要。20多斤的一般卖15元/斤,10多斤的只有10元/斤左右,价格相差很大,因为三年鱼只能长这么大,4年才能养出20斤的鱼,大多养殖户养3年鱼,因为没有太多本钱再养下去,所以10斤的鱼价格就低。”在青鱼的养殖上,陈卫忠准备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走差异化养殖之路。
最近,余杭区渔业产业链党委委员鲁子法特别忙,忙着安排给来自四面八方的青鱼干购买者发货。同时,渔业产业链党委还注重发挥恒泽渔业等链上龙头企业示范带动作用,深化校地合作,打造渔业产业示范点,与10余所高校联合研发新机器、新技术,创新了内陆生态养殖海水鱼模式,实现了水产品年销售额破亿元。
养殖周期 | 放苗密度 | 亩产 | 成鱼规格 |
---|---|---|---|
第一年 | 1万尾/亩 | 2500斤 | 0.3斤/尾 |
第二年 | 600-700尾/亩 | 4斤 | 4斤左右 |
第三年 | 200尾/亩 | 12-15斤 | 12-15斤 |
讲完了陈卫忠的青鱼养殖路:一位农民的生态养殖探索。,我们再聊聊青鱼养殖:生态养殖模式创新实践。
“青鱼养殖,不仅是一门技术活,更是一门生态艺术。”陈卫忠,一位有着近20年水产养殖经验的老行家,正引领当地养殖户踏上一条创新发展的道路。在他的500亩青鱼养殖基地,青鱼从水花到成鱼的蜕变,不仅见证了生态养殖的成果,更成为了当地养殖户增收的新希望。
生态养殖模式的突破与创新陈卫忠深知,青鱼养殖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走差异化养殖之路。他计划发挥自己的资金优势,将青鱼养殖成更大规格再出售,满足市场对大规格青鱼的需求。同时,他还希望通过创新养殖模式,带动周边养殖户共同增收。
未来展望:生态养殖,助力乡村振兴陈卫忠和他的团队,正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推动青鱼生态养殖模式的创新与实践。他们的成功,不仅为当地养殖户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相信在不久的将来,青鱼生态养殖将成为我国水产养殖行业的一颗璀璨明珠。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