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涉县冰葡萄成熟,标志着当地特色农业丰收季节的到来
齐鲁网·闪电新闻11月19日讯
在涉县,一个名字叫冰葡萄的果实,正悄然改变着这里的农业格局。这片曾经贫瘠的土地,如今因冰葡萄的丰收,迎来了特色农业的新篇章。
项目 | 描述 |
---|---|
种植面积 | 涉县冰葡萄种植面积已扩大至1500亩 |
收益 | 冰葡萄给当地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 |
产业链 | 冰葡萄产业带动了葡萄酒制作、生态旅游等多个领域的发展 |
墨绿的葡萄藤蔓爬满顶架,又红又紫的大串葡萄缀满枝头,金秋九月,河北漳河岸边的冰葡萄丰收了。河南游客李先生品尝了晶莹剔透的冰葡萄后,赞不绝口,并特地买了一大箱。
北甸子乡农民的“秋收”才刚刚开始。全乡大面积种植的冰葡萄在秋风里压枝叠蔓、硕果累累,不仅将秋收从秋末延长至初冬,也在旱灾之年给农民带来了可观的收入,更为当地的葡萄酒产业提供了充足的资源。
冰葡萄的孕育和成熟过程最少为3个月,每年12月底到来年元月初,零下8度到13度是采摘冰葡萄最佳时期。冰葡萄种植对产地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要求极为苛刻,全国适宜生产的地方少之又少。
2008年12月,拥有高科技冰葡萄品种专利权的陈向东在山东、河北张家口、承德、邯郸等多地考察,因涉县气候适宜,水源丰富,土壤条件达标,就在该县常乐村选点试种,并获得成功。
为支持企业快速发展,该县出台优惠政策,县财政每亩补贴租金200元,帮助协调通水、通电、通路;索堡镇常乐村的干部群众则主动供地、修地。目前,种植面积已扩大到了1500亩。
因为冰葡萄产业的做大做强,常乐、桃城、索堡、弹音等周边村的村民到冰葡萄基地上班的人也越来越多,现在基地有固定工人100多人,算上季节性用工,工人达四五百人。
“在葡萄园干活,既能照顾老人和孩子,还能得到可观的工资收入,我们两口子每月至少挣4000多元呢,守家就地儿的,比去外地打工强多了。”正在修剪葡萄的弹音村村民赵晓乐高兴地说。
葡萄的市场前景广阔,规模化种植前景看好,带动了经济效益,有着良好的发展空间。为了保证产业的发展,产业实现绿色转型,带动农民增收更有后劲。
刚建成的欧式冰葡萄酒庄与周围成片的葡萄架交相辉映。陈向东指着酒庄自豪地说:“为延长冰葡萄的产业链,我们投资9000万元建了这座集生产加工、存贮展示葡萄酒的大型酒庄,可出产、存贮葡萄酒、冰葡萄酒近万吨。”
该基地负责人陈向东介绍说:“我们采用的是多茬果技术,葡萄每年能结3次果,可鲜食,制普通葡萄酒,制冰酒,葡萄生长其间我们全部施用绿色有机肥,含糖量达20%以上,亩产1500公斤左右。”
近年来,涉县在全域旅游建设中,立足生态资源优势,不断增强基础设施建设,把美丽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旅游结合起来,助力乡村经济发展,有力带动了当地特色农业的蓬勃发展。
创新种植,盐碱地变宝地为了降低农业气象灾害对冰葡萄种植的影响,太白县采取了相关应对措施,为冰葡萄的高产丰收提供了重要参考。而酿制冰葡萄对温度的要求更为严格,需要春、夏、秋三季气温温暖,冬季足够寒冷,才能保证冰葡萄的品质。
产业链延伸,经济效益提升冰葡萄是制作冰酒的主要原料,含糖量高达40%,对产地的气候、地理等自然条件要求极为苛刻。陈向东在山东、河北等地考察后,选择涉县进行试种,并取得了成功。涉县出台优惠政策,帮助协调通水、通电、通路,为冰葡萄产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
带动就业,助力乡村振兴 展望未来,前景广阔陈向东满怀信心地表示,到2020年,他们的种植规模将达到万亩,企业投资将完成近11.7个亿,年销售收入达到20-30亿之间,利税至少5个亿,将带动周边1万多工人就业。冰葡萄产业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的活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