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苞牡丹栽培:了解其生长习性
作者:花农逸士•更新时间:12小时前•阅读0
一、荷苞牡丹简介

二、繁殖方法
三、栽培管理

荷苞牡丹,又称兔儿牡丹,是罂粟科荷苞牡丹属多年生草本花卉。原产我国北部及日本、西伯利亚。茎高30-60厘米,红紫色。叶对生,叶嫩绿色有长柄;二回三出复叶,全裂,一回裂片具细长柄,二回裂片具短柄或无柄;三回裂片呈卵形,全缘或具小裂刻。总状花序顶生呈拱形,花两侧对称;萼片二枚,早落;花瓣4片,外方一对为淡红色,基部呈囊状,内方一对为白色,伸出于外方花瓣之外。单个花形似一把小剪刀,而整个花序又似一串串小荷苞,非常美观。花期初夏5月。
繁殖方法 | 具体操作 |
---|---|
分株繁殖 | 一般在秋季进行。将其地下部分挖出,清除老腐根,将根按其自然分段顺序分开,分别栽植。约3年左右分株一次。 |
扦插繁殖 | 扦插四季均可进行,可剪取8厘米至10厘米长、开过花的健壮嫩枝,注意每段必须带有芽眼,泡入水瓶中放置有阳光处,在20℃至25℃的条件下,20天左右生根,或者取幼嫩枝条插入素砂中,在20-30℃的条件下,10-15天即可生根。 |
播种繁殖 | 播种繁殖可在秋季进行播种,也可对种子进行湿沙层积处理后,次年春季进行播种。由于荷苞牡丹的种子细小,因此在播种时覆土不能太厚;或直接播种不覆土。但不论哪种情况,播后都必须保持表土的湿润状态,若出现干燥要及时喷水。 |
荷苞牡丹的栽培比较容易,管理也比较粗放。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怕霜冻,冬季放在室内阳光的南窗前,维持16℃以上可使植株开花,低于12℃则会导致叶片发黄、脱落,甚至全株死亡。不耐旱,怕水涝。对土壤要求不严。喜湿润和含腐殖质的壤土,在砂土和粘土中生长不良。
夏季应适当遮阳,避免强光直射。平时保持盆土湿润,但不能积水,否则容易烂根。喜空气湿润,可经常向植株喷水,以增加空气湿度,使枝叶青翠光亮。生长期每1周至2周施一次稀薄的饼肥水。在春季萌芽前和生长期施些饼肥及液肥,这样可使其花叶繁茂。栽培中过度荫蔽和施用氮肥过多,会使茎叶徒长,不但开花减少,还会造成植株倒伏。雨季要防积水。若盆栽,宜选用深盆,下部多放些瓦片以利于排水。
四、病虫害防治主要病害是茎腐病,危害茎与叶,感病植株基部腐烂,倒伏死亡,叶片感病后出现暗绿色水渍状圆斑。用65%敌克松600-800倍液防治。
荷苞牡丹的种植并不复杂,只要掌握了其生长习性和繁殖方法,就能轻松种植出美丽的荷苞牡丹。希望本文能为您提供帮助。
荷苞牡丹,别名兔儿牡丹,隶属于罂粟科荷苞牡丹属,是一种多年生草本花卉。其原产于我国北部及日本、西伯利亚,现已在各地园林广泛栽培。荷苞牡丹以其独特的花形和较长的花期,成为园林绿化和家庭观赏的佳选。 荷苞牡丹的繁殖方法主要有分株、扦插和播种三种。分株繁殖通常在秋季进行,将地下部分挖出,清除老腐根,按自然分段顺序分开,分别栽植。扦插繁殖四季皆可,选取健壮嫩枝,泡入水瓶中,20-25℃条件下约20天生根。播种繁殖则可在秋季播种,或进行湿沙层积处理后次年春季播种。 栽培技巧与土壤选择 荷苞牡丹的栽培相对容易,管理粗放。选择含腐殖质丰富、肥沃且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质土壤为宜。盆栽时,可用蹄片作基肥,土壤需疏松。生长期间,保持盆土湿润,但避免积水。 浇水与施肥策略 荷苞牡丹喜湿润土壤,栽植后浇透水,生长期间每15-20天浇水一次。生长期可追施麻渣液肥1-2次。春季萌芽前和生长期施饼肥及液肥,有助于花叶繁茂。 荷苞牡丹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的环境,不耐寒,怕霜冻。冬季应放在室内阳光的南窗前,维持16℃以上。夏季高温前地上部枯萎,进入夏季休眠。 荷苞牡丹的主要病害是茎腐病,可用65%敌克松600-800倍液防治。 若想使荷苞牡丹春季开花,可在秋季落叶后放于冷室,至12月中旬再移至12-13℃温室内,保持湿润,2月份即可开花。花后植株地上部分枯萎时,挖出栽植于盆中,放在湿润、12-15℃的环境条件下,约2个月即可开花。 荷苞牡丹的栽培与养护需要一定的技巧,但总体来说并不复杂。通过合理的繁殖、土壤选择、水分管理、光照和温度控制,以及病虫害防治,荷苞牡丹可以茁壮成长,为我们的生活增添一抹亮丽的色彩。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