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守瓜是洋香瓜常见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叶片、果实
黄守瓜,作为一种常见的瓜类作物害虫,在农作物的生长过程中扮演着不利的角色。其成虫以瓜叶为食,幼虫则在土壤中蛀食嫩根,严重时会导致植株枯死或果实腐烂。
类型 | 特征 | 危害 |
---|---|---|
成虫 | 小型甲虫,体长5-10毫米 | 取食瓜叶,造成环形或半环形孔洞或缺刻 |
幼虫 | 蛆状,白色 | 在土壤中咬食作物嫩根,导致幼苗枯死,或蛀入果实引起腐烂 |
由于黄守瓜具有药害易产生、迁移能力强、不能直接用药等特点,其防治成为一项挑战。
1. 适时早定植:赶在越冬成虫盛发期前进行,减少成虫为害。
2. 覆膜移栽:在二、三月份开始覆膜移栽,此时气温低,黄守瓜尚未出害。
3. 物理防治:在上午露水未干时,撒草木灰于幼苗上,阻止黄守瓜咬食叶片。
值得注意的是,黄守瓜每年都会发生多代,具体代数因地区而异。在我国北方每年发生1代;南京、武汉1代为主,部分2代;广东、广西2-4代;台湾3-4代。因此,针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应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起来,黄守瓜作为洋香瓜种植中的常见敌手,对其防治需要综合运用各种方法。只有加强监测,科学用药,才能最大限度地减少其对农作物的危害,确保洋香瓜的优质高产。
黄守瓜是洋香瓜常见害虫,以成虫和幼虫危害叶片、果实。的内容结束,现在进入黄守瓜防治:瓜农必看攻略。
黄守瓜威胁揭秘:瓜农如何应对?在瓜田中,黄守瓜可谓是无孔不入的“破坏者”。它们以瓜叶为食,不仅让叶片出现环形或半环形的孔洞,还会导致幼苗枯死,甚至蛀入近地面的瓜内,引发腐烂。面对这样的“敌人”,瓜农们该如何有效应对呢?
防治难题:黄守瓜的顽固与复杂由于黄守瓜的危害种类繁多,忍耐饥饿和迁飞能力极强,且黄瓜不能直接用药,传统的驱避方法往往效果不佳。加上去年暖冬,今年早春气温变化异常,使得黄守瓜的越冬基数大增。这种情况下,教科书上的防治方法显得力不从心。
预防为主在成虫产卵期,利用露水未干时,在香瓜瓜株附近土面撒草木灰、锯木屑、谷糠、石灰粉等,可以有效防止其产卵。
物理防治二月底覆膜移栽的南瓜,可以有效避免黄守瓜的危害。同时,在上午露水未干时,撒草木灰在幼苗上,也能阻止黄守瓜咬食叶片。
化学防治在瓜苗定植后4~5片真叶前喷药防治,使用90%晶体敌百虫800~1000倍液,或5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喷雾。
以李先生为例,他采用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成功控制了黄守瓜的危害。在二、三月份开始覆膜移栽,同时利用草木灰进行物理防治。此外,他还根据被害情况,在瓜叶下捕捉成虫,进一步降低黄守瓜的数量。
未来展望:持续关注黄守瓜防治新动态因为气候变化的加剧和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黄守瓜的危害可能会进一步加剧。因此,持续关注黄守瓜防治的新动态,不断优化防治方法,对于保障瓜类作物的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