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平度市仁兆镇五万亩蒜苔迎来丰收,蒜苔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眼下,在平度市仁兆镇的田野里,成方连片的大蒜地里到处可见农民们抽蒜薹的忙碌身影。对于小地块,蒜农们是一家老少齐上阵,从早忙到晚;而对于种植大户,则是机械化作业,效率更高。

平度市仁兆镇五万亩蒜苔迎来丰收,蒜苔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每天100多吨蒜薹销往全国各地,预计5月7-8日进入蒜薹收获高峰,日交易量将达到400多吨。据仁兆镇政府工作人员介绍,以前由于沽河流域地块较小,土地分散,蒜薹品质参差不齐,难以在众多同类产品供应地中脱颖而出。2010年以来,当地政府逐渐意识到传统种植的弊端,大力倡导标准化生产,突出绿色、优质特色。

蒜价、蒜薹价格的大幅走高,也给种植农户带来了不错的收益。仁兆镇东寨子村于立武算了一笔大蒜种植收益账,他今年种了4亩大蒜,当前鲜蒜收购价格每公斤3.6元,今年鲜蒜的亩产普遍在2000公斤左右,毛收入6000-7000元/亩,再加上蒜薹收入,一亩地在10000--12000元,刨除种植成本3500元,一亩地蒜农的收益在8500--10000元左右,是个丰收年。

仁兆镇具有大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这里的四六瓣大蒜营养价值高,风味独特,蒜瓣均匀,耐储藏,多年的规模种植也使仁兆镇大蒜形成了品牌效应,深受顾客喜爱。为了进一步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仁兆镇扎实推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积极引进先进种植技术,提升蒜薹品质。

蒜薹种植面积 预计产量 收购价格 农民收益
5万亩 4.5万吨 每公斤0.2元 过3亿元

本地蒜薹收购商王传忠:每天我收购十四五吨,平均价格在四块一左右,我今年准备储存200吨左右。

平度市仁兆镇蔬菜经营主体联合会会长吕仁智:今年预计总产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助农增收过3亿元。好蒜薹平均每一根售价能达到0.2元。蒜薹及大蒜种植已真正成为农民增收致富,和助推乡村振兴的支柱产业。

眼下,正值蒜薹成熟的时节,平度市仁兆镇冷东庄村的蒜薹种植地里一片郁郁葱葱,空气中弥漫着蒜薹的清香,蒜农们正在田间劳作着,打蒜薹、捆扎、装车,一派繁忙的景象。

据悉,仁兆镇6.3万亩蒜薹已陆续进入收获季节,预计总产量将达到4.5万吨左右,其中优质蒜薹占总产量的70%。目前,来自东北、河北、临沂等省、市的客商陆续前来抢购,蒜薹交易市场呈现出一派繁忙有序的场景。

位于大沽河畔的平度仁兆镇作为青岛市的大蒜主产区,也是远近闻名的“蒜薹之乡”,五一假期后,蒜农们迎来了蒜薹采收季。5日,记者采访了解到,今年蒜薹刚开市的批发价格为每公斤6-7元,较去年同期涨了2元,按照目前行情,仅蒜薹一项每亩就能为蒜农增收5000元。

蒜薹一项就比去年多收入1.2亿元。在仁兆镇,好蒜薹平均1根就能卖到0.2元,蒜薹变成了“金条”。目前,大蒜收获结束,今年的干蒜亩产1000公斤左右,优质四六瓣大蒜价格达到了每公斤6元,而去年的价格是每公斤2元,全镇大蒜种植户干蒜增收2亿元。把蒜薹和干蒜的收入加起来,种植户亩收入能达到15000元以上。

近年来,仁兆镇把大蒜产业发展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突破口,大力实施“大蒜富镇”战略,积极推进大蒜产业化进程,稳定大蒜种植面积,培育销售市场,使大蒜逐步成为该镇农民增收的一项支柱产业。在蒜农的辛勤劳动和科学管理下,今年的蒜苔又实现了丰产丰收,每亩蒜苔产量800公斤。

简单了平度市仁兆镇五万亩蒜苔迎来丰收,蒜苔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现在展开蒜苔丰收,农民增收新路径!的话题。

蒜薹丰收,农民喜笑颜开
平度市仁兆镇五万亩蒜苔迎来丰收,蒜苔种植成为当地农民增收新亮点
政府引领,标准化生产提升品质 蒜薹成为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 蒜薹交易市场繁忙有序 蒜薹助力乡村振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51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