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屑等原料培育黄背木耳的方法

黄背木耳,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成为了市场上备受青睐的食用菌之一。而袋料栽培技术,则成为了一种高效、便捷的培育方法。今天,我们就来揭秘黄背木耳袋料栽培的奥秘。

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屑等原料培育黄背木耳的方法
一、栽培材料与配方

黄背木耳的栽培材料丰富多样,包括棉籽壳、玉米芯粉、杂木屑、米糠或麦麸等。

配方 成分比例
配方一 棉籽壳35%,玉米芯30%,杂木屑25%,米糠或麦麸10%
配方二 玉米芯粉20%,棉籽壳60%,杂木屑20%
配方三 棉籽壳60%,玉米芯30%,杂木屑10%

在配制培养料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原材料要新鲜、干燥、无霉、无酸味。

杂木屑以材质坚硬、边材发达的阔叶树为宜。

玉米芯要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不宜粉碎成粉状。

稻麦草要打成草粉或切成2-3厘米长的小节,并用1%石水浸泡12-24小时。

三、装袋灭菌

将配制好的培养料装入聚丙烯或聚乙烯料袋中,进行灭菌处理。温度升到98-100℃后,保持8-10个小时,待灭菌袋冷却到30℃以下,搬入接种箱内接种。

四、接种与发菌管理

接种前,要对接种箱进行消毒,严格挑选菌种。优质的黄背木耳菌种菌丝生长粗壮整齐、洁白、浓密、不起索状菌丝,上下一致,无菌壁分离现象,无杂菌、无黄色积水、无耳基或只有少量耳基形成,菌种具有清香味,没有酒酸、霉臭异味。

接种后,将菌袋搬入培养室叠袋堆放,一般3-6层,使室温达到23℃以上,2-3天菌丝便可复活,10天后菌丝生长加快,培养菌丝可发满袋,即可移入出耳场进行出耳管理。

六、采收与干制

正常情况下,从开洞到采收一般需15-25天。初生的黄背木耳实体成杯状,以后逐渐展开,当耳片充分展开,开始收边,颜色由紫红色变成紫色时就可采收。采收要适时,孢子弹射出来,覆盖在耳片上呈白色粉末状,形成过熟耳,影响商品质量,甚至烂耳。

七、案例分析

近年来,我国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

某农户于2018年开始尝试黄背木耳袋料栽培,采用配方一进行栽培。经过一年的努力,产量达到2000公斤,实现销售收入10万元,纯收入8万元。该农户表示,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简单易学,经济效益可观,将成为未来发展的重点。

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具有操作简单、产量高、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是值得推广的食用菌栽培技术。希望本文能够为大家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 :黄背木耳,新绿之源
黄背木耳袋料栽培技术,一种利用木屑等原料培育黄背木耳的方法
三、培养料配制:精细化处理,提升品质

在培养料的配制过程中,我们注重细节,确保原材料新鲜、干燥、无霉、无酸味。杂木屑以材质坚硬、边材发达的阔叶树为佳。如玉米芯需粉碎成黄豆大小的颗粒,稻麦草需打成草粉或切成2-3厘米长的小节,并用1%石水浸泡12-24小时,使其软化。

黄背木耳木屑栽培技术的成功应用,不仅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经济效益,更为我国食用菌产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因为技术的不断优化和推广,我们有理由相信,黄背木耳将成为更多农民致富的“新绿之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49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