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渔民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
在苏州这片充满生机与活力的土地上,有一群勤劳智慧的渔民,他们用一种独特的方式,将大闸蟹养殖得既美味又环保。这就是苏州渔民的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一种绿色、环保的养殖方式。
苏州渔民的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秉承绿色、健康、环保、无抗的养殖理念,充分利用洞庭湖优质水草资源,采用神爽系列生物饵料,滋养出膏红脂凝、黄香味甜、营养全的大闸蟹。
近年来,通过河蟹生态养殖,苏州渔民取得了显著的效益。2004年,黄河口河蟹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及产品认证,出了一套湿地生态养殖技术。每年9月至10月,渔民们会使用灯光诱捕技术,将河蟹引入蟹池。
三、环保饲料,科学管理为了推广河蟹环保饲料投喂技术和“863”生态养殖模式,强化管理,禁投冰鲜鱼,确保阳澄湖大闸蟹“吃饭”有规矩。苏州市农业部门联合相关部门,对渔民进行宣传培训,提高他们的环保意识。
在养殖过程中,渔民们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生态防治为主、药物防治为辅。通过干塘清淤和消毒、种植水草和移植螺蛳、苗种检疫和消毒、调控水质和改善底质等措施,有效预防病害发生。
五、实践案例,效益显著苏州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副站长顾建华建议,在做好用药减量、规范用药、科学用药的同时,针对性地采取生态养殖措施。例如,在养殖过程中,渔民李建国采用芦苇生态养殖,保护湿地植被,使养殖环境具有较强的水质调控和净化功能。
六、未来发展,前景广阔因为人们对绿色、健康食品的需求不断增长,苏州渔民的大闸蟹生态养殖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未来,将进一步完善生态养殖技术,提高养殖效益,为保护生态环境和促进渔业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技术要点 | 具体措施 |
---|---|
生态养殖 | 利用水草、小鱼、螺丝和玉米等天然饲料 |
病害防治 | 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原则,以生态防治为主 |
水质调控 | 通过种植水草、移植螺蛳等措施,改善水质 |
绿色生态,健康食品
大纵湖大闸蟹的养殖方式注重生态环保,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技术,确保产品的绿色无污染。苏州市蟹满堂蟹业有限公司创始人干明,作为土生土长的渔民,自2005年开始大规模养殖大闸蟹,多年来始终遵循绿色、生态、健康的养殖理念。
技术创新,推动发展
为改变水产养殖长期以来的粗放式养殖现状,通过养殖模式和技术创新,减少养殖过程中的药物使用、饵料损失等,推进养殖尾水达标排放,达到保护水环境和生态优化的目标。近年来,河蟹生态养殖方面的试验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素有鱼米之乡美称的苏州太湖,气候温和,水产丰富,当地渔民重视环保、依靠生态技术养殖大闸蟹,传为佳话。太湖村党总支副书记徐玉根表示,太湖渔民一直注重环境保护,所有养殖采用“靠湖吃湖”的生态技术,大闸蟹的养殖,主要用料是水草、小鱼、螺丝和玉米。
太湖大闸蟹,品质卓越
太湖的大闸蟹以青背、白肚、金爪、黄毛、肥大、肉鲜闻名,加上太湖大闸蟹的产量大、质量好、价格相对低,百年老品牌总是默默地在民间畅销。太湖大闸蟹养殖协会负责人介绍,目前流通北上广深等大中城市的大闸蟹市场,三分之一的来自于太湖,其中太湖村占养殖总额的30%。
太湖渔民信心百倍,只要持续发展生态养殖,太湖大闸蟹定会占领国内外的更多更大市场。在绿色养殖的道路上,他们将继续努力,为我国水产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