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秋鸭赶养,指在秋季对鸭子进行饲养管理

时间 内容
收获前40天左右 购回雏鸭,在室内地面上垫松软的稻草,采用小栏分隔方式进行育雏,室温保持在20℃~26℃。
雏鸭15日龄 逐渐将其放入小水池内训练,起初的下池时间应适当短些,以后则可逐渐延长下池时间。
雏鸭30日龄后 应先在小田放养,并在小田四周插上系有随风而动之物的竹竿。
秋季 加强管理,注意营养调节,保持环境稳定,尽量推迟换羽,以提高蛋鸭的生产水平。
收获较早的地块 赶养从收获较早的地块开始逐步向收获迟的稻田移动放养。
饲养室内 摆放一些浅容器,内盛清水以提供雏鸭游玩锻炼,提高对水的适应能力。
饲养方式 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个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人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设备简单、经济 但温度很难掌握,管理麻烦,一般只适用于饲养夏鸭和秋鸭。
笼养育雏 与平养比较,可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量;笼育全在人工控制下饲养,不进行放牧,从而有利于防疫卫生,有效地防止一些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可提高育雏成活率。
前期鸭子饲养管理 以防暑降温、促进食欲为主;后期因气温逐渐下降,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
注意事项 不宜在深草、大坎等处放养鸭子,以免群鸭受到蛇、黄鼠狼等的侵害。
秋鸭产蛋 可选留一部分体质健壮的个体越冬产蛋,以便获得更大的收益。
提高劳动生产率 一般采用放牧饲养,一十劳力只能管二三百只鸭子,而的饲养管理技术古家齐且劳动强度大:采用圈养方法,如饲料运到场,一个^可管理1000只,劳动效率大大提高。
降低传染病发病率 碱少中毒等意外事故。圈养和外界接触减少,因而农药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都比放牧时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率。
蛋鸭及种鸭的饲养管理 蛋鸭的雏鸭是04周龄的鸭,雏鸭饲养的成败直接影响到鸭群的发展,鸭场生产计划的完成,蛋鸭的生长发育以及今后种鸭的产蛋量和蛋的品质。

看鸭棚赶鸭人为便于转移放鸭场地,可用竹片搭一个能放下一张简易床的棚,棚外罩雨布。

秋鸭赶养,指在秋季对鸭子进行饲养管理

秋季天气比较凉爽,养殖奶牛的农户在饲养管理方面需注意很多事项,这样更容易养膘,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讲讲需注意的事项。

一般秋鸭日粮的营养水平为粗蛋白18%、蛋氨酸0.3%、赖氨酸0.7%、粗纤维8%、钙3%、磷0.6%。秋天野外食物丰富,鸭子容易觅食,如果吃饱了不让它们适当活动,会导致鸭子因过肥而产蛋减少。

先了解了秋鸭赶养,指在秋季对鸭子进行饲养管理,提高成活率和肉质。,接着深入秋鸭赶养:生态养殖新趋势。

在金秋时节,一种名为“秋鸭赶养”的生态养殖模式正悄然兴起,成为农业养殖领域的一股新潮流。本文将深入探讨这一模式的具体实践,从雏鸭育雏、驯鸭训练、秋季管理到最终的经济效益,展示这一生态养殖新趋势的生动图景。

雏鸭育雏:精心呵护,确保成活

育雏阶段是秋鸭养殖的关键。通常在晚稻收获前40天左右,养殖户便会购回雏鸭。在室内,他们会在地面上铺上松软的稻草,并采用小栏分隔的方式进行育雏。为了保证雏鸭的舒适度,室温需保持在20℃至26℃之间。由于雏鸭有扎堆睡眠的习性,养殖户需要定期用手轻拨,防止雏鸭因拥挤而死亡。

秋鸭赶养,指在秋季对鸭子进行饲养管理
驯鸭训练:逐步适应,增强体质

雏鸭达到15日龄时,养殖户会开始逐步将其放入小水池内进行训练。起初的下池时间较短,随后逐渐延长。上岸回棚后,养殖户会及时补充饲料。当雏鸭长到30日龄后,它们会被放入小田进行放养。为了防止鸭子跑出圈定的范围,养殖户会在小田四周插上系有随风飘动的彩色布条或塑料食品袋的竹竿。

秋季管理:精心调控,提升产蛋率

秋季是秋鸭产蛋的高峰期,因此管理尤为重要。养殖户需注意营养调节,保持环境稳定,尽量推迟换羽,以提高蛋鸭的生产水平。经过大半年的产蛋,上一年孵出的秋鸭身体较为疲劳,管理不当可能导致停产和换毛。因此,有经验的养殖户常说:“春怕四,秋怕八,拖过八,生到腊”,农历八月是养殖的关键时期,成功渡过这一关,鸭子能保持80%以上的产蛋率。

放养策略:灵活调整,提高效益

赶养模式从收获较早的地块开始,逐步向收获较晚的稻田移动放养。养殖户还会在田中适当放水,供鸭自由觅食。看鸭棚的位置会根据鸭群放养地点的变化而调整,晚上则将鸭群赶到棚周围过夜,并适当补喂饲料。

在饲养室内,养殖户会摆放一些浅容器,内盛清水,供雏鸭游玩锻炼,提高对水的适应能力。根据季节灵活掌握,夏季和秋季气温高时,雏鸭可小一些。采用圈养方法,一个劳力可管理1000只鸭子,劳动效率大大提高。圈养减少了与外界的接触,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感染机会也减少,从而提高了成活率。

设备选择:因地制宜,经济实用

赶养模式设备简单、经济,但温度难以掌握,管理较为麻烦,一般适用于饲养夏鸭和秋鸭。笼养育雏则有许多优点,如提高单位面积的饲养量,有利于防疫卫生,有效地防止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发生,提高育雏成活率。

饲养管理:关注细节,确保稳定

前期鸭子饲养管理的中心任务是防暑降温、促进食欲。后期气温逐渐下降,要做好防寒保暖工作。一般养殖户习惯饲养早春鸭,但实际上,饲养秋鸭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经济效益:逐年提高,稳定收入

以某养殖户为例,他从1999年到2001年分别养秋鸭150只、256只、400只,获纯利706元、1325元、2200元。三年间,饲养规模不断扩大,效益逐年提高。

病虫害防治:科学用药,保障健康

稻瘟病、纹枯病、稻纵卷叶虫等疾病需要辅以高效的农药防治。建议使用低毒、高效、低残留农药,喷药期间应注意及时收鸭离田,待安全间隔期后再放鸭。有条件的地方最好使用生物农药进行防治,符合A级绿色大米生产技术要求。

注意事项:防范风险,确保安全

在放养鸭子时,不宜在深草、大坎等处放养,以免群鸭受到蛇、黄鼠狼等的侵害。秋鸭产蛋多,因此可选留一部分体质健壮的个体越冬产蛋,以便获得更大的收益。

生态养殖,未来可期

秋鸭赶养作为一种生态养殖模式,具有节约资源、提高劳动生产率、降低传染病发病率等优点。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变化,秋鸭赶养有望在农业养殖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为农民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