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殖肉鸭啄羽现象,指鸭群间因争斗、焦虑等导致羽毛被啄食
作者:花田隐者•更新时间:10小时前•阅读3
肉鸭啄羽是指肉鸭在养殖过程中,群体中一只或多只鸭自啄或啄击其他个体羽毛的不良行为。此外,钴元素缺乏而造成的脱毛症也易诱发啄羽现象。啄羽行为的发生,使鸭群变得骚动、损伤、食欲减退,给养殖带来一定的损失。
原因 | 具体表现 |
---|---|
饲养密度过大 | 鸭群互相拥挤,强壮的鸭子欺负弱小的鸭子,诱发啄羽情况 |
环境条件差 | 圈舍通风不良,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超过鸭群耐受程度,光照过强等 |
养分缺乏 | 饲料单一,蛋白质、钙、磷等营养不足 |
饲养管理不当 | 鸭粪排除不及时,发酵产生的毒素和氨气刺激鸭体表皮肤,导致自啄和互啄现象 |
改善饲养环境,加强饲养管理。减少饲养密度,改善通风与光照强度,保持鸭舍清洁、干燥。
科学配制全价饲料。提供足够的蛋白质、维生素、无机盐等,并定时饲喂。
初生雏鸭及时断喙。8~10日龄断缘,彻底避免啄癖的发生。
定期消毒。预防疾病传播,保持鸭舍卫生。
发现啄羽的及时调出单独饲养。避免啄击行为进一步扩散。
给予鸭子充裕的营养,营养不足应及时补充。
某养殖场在2019年6月发现鸭群出现啄羽现象,经过调查发现,主要原因有饲养密度过大、饲料单一、饲养管理不当等。针对这些问题,该养殖场采取了以下措施:减少饲养密度、科学配制全价饲料、加强饲养管理等。经过一段时间的调整,鸭群的啄羽现象得到了明显改善,鸭群的生长发育也恢复正常。
把养殖肉鸭啄羽现象,指鸭群间因争斗、焦虑等导致羽毛被啄食。说完之后,再来分析鸭啄羽防治:案例解析与趋势展望。
案例一:饲养密度过大引发啄羽
趋势展望:综合防治,提升养殖效益
因为肉鸭养殖业的不断发展,啄羽问题日益引起重视。未来,肉鸭啄羽防治将朝着以下方向发展:一是加强饲养管理,优化饲养环境;二是科学配制饲料,确保营养均衡;三是合理调整光照,减少啄羽发生;四是加强消毒工作,预防疾病传播。通过综合防治措施,有效降低啄羽现象,提升肉鸭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