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水稻灌溉需掌握水量、时机和方式,确保水稻生长所需水分

在吉林省的气候条件下,晚熟区或平原区的水稻插秧时间通常在5月15日至20日之间;而早熟区、山区和半山区则适宜在5月25日至30日进行插秧。耙地时,应边灌水边耙地,以减少灌溉水的浪费。插秧前,整平田面有利于水层管理。插秧期间,水层的深浅对插秧品质有直接影响。田面水层无水或过深都对水稻生长不利。水层过深会增加漂秧率;而浅水层则有利于插秧进行,保证插秧品质。插秧后立刻灌水5至7厘米,以沉没苗高的一半左右为宜,这有助于减轻叶面蒸发,促进返青,为秧苗提供一个温、湿度较为稳定的环境,有利于快速长出新生根。

水稻灌溉需掌握水量、时机和方式,确保水稻生长所需水分
生育期 水层管理 备注
返青期 维持水田水层一定水位 深度取决于稻苗强弱、大小,通常为2至3厘米浅水层
分蘖期 浅水灌溉2至4厘米 如有必要,设置晒水池,保持水路清洁,清除两旁杂草,勤换水口补水灌溉
抽穗后20天内 间断灌水,浅水灌溉4至6厘米 避免缺水受旱,水层深度根据成熟情况决定
生育后期 减少灌水,增加土壤通气性 排水期通常在8月末至9月初

在水稻分蘖期,浅灌水层可以更多地促进根的形成,有利于根系发育。分蘖后期,在吉林省通常为6月底至7月初,当田间总分蘖数达到丰收要求时,为了抑制无效分蘖,可以采取深灌6至10厘米水层,将上部叶腋内分蘖芽沉没水中,以减弱分蘖节部的光照和降低温度,抑制后期无效分蘖。深灌时间不宜过长,通常为7至10天左右,时间过长易造成稻株早期倒伏。

作者:杨翠玲,来源:《农业开发与装备》2013年第2期,凌海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辽宁凌海121200。

水稻从土壤中吸收水分,稻田的水分状况是水、肥、气、热四个重要土壤因素中最活跃的一个,其变化幅度大,变化快,对其他因素有直接影响。

施药方法:采用正确的施药方法,加大水量,确保药剂能均匀覆盖水稻植株基部。抽穗开始时,田间要建立潜水层以确保生长所需,同时增加田间湿度。

在水稻生长发育过程中,需水量变化规律是由小到大,再由大到小。移栽后水分管理因育秧方式而不同,因天气而异,一般寸水为宜,阴雨天气稍浅,高温干旱天气稍深。生理需水是指供给水稻本身生长发育、进行正常生命活动所需的水分,包括水稻植株蒸腾和构成水稻植株体的水分。

此期为水稻营养生长转入生殖生长阶段,无论从稻株生长、叶面的增长速度都很快,加之外界气温较高,光合作用加强,物质代谢旺盛,叶面蒸发达最顶峰。因此,对水分的需要量大大增长。为了满足稻株此期需水要求,通常于拔节以后及时深灌6至7厘米,为正在发育中的幼穗提供生理需水、较稳定的环境,有利于促进快速拔节、茎粗、出穗早及枝梗分化和粒数增加。

按农业生产技术要求,根据水稻植株各生育期对水分的需求,适时补充水量,既能满足水稻生长所需,又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稻田渗漏量除与土壤质地有直接关系外,还受灌溉方式与地下水位的影响,水层越深,渗漏量越大。分种植者更没有按水稻各生长期对水分的需求量进行补水,不仅浪费大量水资源,也直接影响到水稻的产量和品质。

对水稻的灌溉应把握好次数、每次的灌溉量及间隔的时间,合理的灌溉能够确保水稻能够获得生长所需水分,促进其生长。

浅灌条件下有利于有机肥料分解及氧分吸收,浅灌时水层薄,比深灌供给土壤更多的氧气,利于土壤细菌和微生物活动,对根呼吸作用加强,同时土壤中的氧分浓度也比深灌水层高。

水稻高产栽培的灌溉方法:水稻节水灌溉技术在水稻本田期的各个生育期,以根层...

灌溉定额稻田需水量,除一部分由水稻生长季节的降水直接供给外,另一部分则需灌溉补充。1.稻田水分状况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高产田干物质积累...

内容提示:2015年第8期江苏水利《不同种植方式对水稻需水量的影响研究》程建敏摘要:针对我国农业用水资源短缺的现状,基于2014年旱情,以连云港灌区...

浅灌条件下,阳光可直射到水层下,土壤及稻株基部分蘖节处,使水温提高且氧气充分,有利于促进低位分蘖的萌发形成,提高前期有效分蘖。

精准灌溉:吉林水稻丰收的秘密武器

在吉林省的田间地头,水稻的种植者们正用一种独特的方式,确保每一季的丰收。他们采用的是精准灌溉技术,这种技术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大大提高了水稻的产量。

插秧时机:科学灌溉的第一步
水稻灌溉需掌握水量、时机和方式,确保水稻生长所需水分
水层管理:确保水稻健康生长 返青期管理:关键时期的精准灌溉 生态需水:创造良好生态环境 节水灌溉:提高灌溉效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32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