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驴是中小型役肉兼用良种驴,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
新疆驴,一种源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特有地方品种,以其适应性强、耐粗饲、抗病力好等特点,在我国农业养殖领域占据重要地位。本文将从新疆驴的形态特征、养殖优势、市场前景等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特性 | 描述 |
---|---|
体型 | 中小型驴种,体格结实,躯干呈正方形,发育匀称细致。 |
耐粗饲 | 能适应各种饲料,进食量较小且不挑食。 |
抗病力 | 具有较强的抗病力,不易患病。 |
用途 | 使役和肉食兼用,肉质优良,深受消费者喜爱。 |
新疆驴在新疆的北部也有分布。该品种特点是耐粗饲,适应性强,能忍耐吐鲁番盆地夏季的酷暑炎热,也能适应高寒牧区冬季-40℃的严寒,能在马、牛等畜不能利用的草场上放牧。
在新疆属于大陆性气候,受高山和沙漠的影响,夏天气温高而干旱,沙漠中阳光直射,温度可达55℃。多风沙,昼夜温差大,即所谓“早穿皮袄午穿纱,手抱火炉吃西瓜”。新疆无霜期短,降水量少,有大面积的草原牧区,也有片片绿洲的发达农区。因气候和水源的关系,农作物产量低。由于历史上社会经济条件差,农民全靠养驴农耕、驮运、乘骑代步,可以说凡有人生活的地方都有驴的分布。
新疆驴1周龄就有性欲,公驴2-3龄、母驴2龄就开始配种,繁殖年龄12-15龄,生产驹8-10胎,在粗放的饲养和重役情况下很少发生营养不良和流产。幼驹成活率在90%以上。新疆兵团农八师150团曾引种关中驴与当地小毛驴杂交,其后代的体高达到120-125厘米。吐鲁蕃改良驴体高可达125-130厘米。由此可见,引入大型驴种对新疆驴进行杂交改良,提高当地驴的体长、体重,是肉驴饲养过程中提高肉产量的重要途径。
德州驴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深受各地农民的喜爱。中国五大优良驴种分别是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在宋代时由西部地区传入,经过长期的选育成为誉满中外的品种,德州驴以庆云县为中心、宁津、乐陵、滨州市的无棣、惠民等县也有饲养。德州驴现已被新疆、陕西、辽宁等24个省市引为种畜,同时也给养殖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驴被驯化很可能发生新疆莎车一带已开始驯养驴,并繁殖其杂种。中国疆域辽阔,驴的驯化也早于马,骡,养驴历史悠久。中国五大优良驴种分别是关中驴、德州驴、广灵驴、泌阳驴、新疆驴。
新疆驴体型矮小,体质结实,头略偏大,耳直立,额宽,鼻短,耳壳内生满短毛;颈肌薄,羟甲低平,背平腰短,尻短斜,胸宽深不足,肋扁平;四肢较短,关节结实,蹄小质坚;毛多为灰色、黑色。据随机抽样测定,成年公驴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平均分别为:103.5厘米、107.5厘米、112.7厘米和13.8厘米。成年母驴体高、体长、胸围和管围平均分别为:102.7厘米、105.4厘米、113.1厘米和13.1厘米。
新疆驴是一种小型驴种,主要分布在新疆南疆的喀什和和田地区,同时也延伸到甘肃、河南走廊、青海的农区及半农半牧区,以及宁夏的固原和西吉地区。
先了解了新疆驴是中小型役肉兼用良种驴,具有耐粗饲、抗病力强等特点。,接着深入新疆驴:役肉兼用,耐粗饲,抗病力强,未来养殖新趋势。。
新疆驴的耐性之美
新疆的广袤大地,孕育了独特的民族风情,也诞生了一种兼具役用与肉用的优良牲畜——新疆驴。这种驴以其耐粗饲、适应性强的特点,在新疆这片土地上找到了自己的生存之道。在炎热的夏日,它们能在吐鲁番盆地承受高温;在寒冷的冬日,它们又能抵御-40℃的严寒。这种耐苦性让新疆驴成为了当地牧民不可或缺的好帮手。
体格与用途
新疆驴的体格结实,通常体高在130~135厘米之间,最高可达到155厘米。它们不仅能够承受重役,还能用于肉食,满足了当地居民的多重需求。这种驴的毛色主要以黑色和三粉黑为主,无论是作为役畜还是肉畜,都是上乘之选。
繁殖能力与适应性
杂交改良与市场前景
养殖管理与经验分享
在新疆,驴的选种、繁育、饲养、防病治病等方面有着丰富的经验。对于养殖户了解这些经验对于提高养殖效益至关重要。例如,肉驴的饲养采用自然放养,肉质优良,适合屠宰之用;种驴则选择个大健壮的德州驴,适合配种;幼驴适合育肥;繁育驴即母驴,精选刚产的纯种,保证繁殖质量。
因为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健康意识的增强,驴肉作为高蛋白、低脂肪的肉类食品,市场需求逐渐增加。新疆驴以其独特的肉质和营养价值,成为了肉驴市场的一股新势力。未来,因为科技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扩大,新疆驴养殖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