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猪产后护理是确保母猪健康和仔猪成活的关键环节
母猪,作为养猪业的核心生产力,其产后护理直接关系到仔猪的成活率和养殖场的经济效益。
环节 | 内容 |
---|---|
记录关 | 根据母猪的年龄、胎次、膘情、病历记录、防疫时间,掌握好母猪的体况变化,观察母 |
分娩关 | 母猪在生产过程中,一般需要3-4小时,有些母猪要六、七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在这漫长的分娩过程中,母猪子宫始终充血和疲软,极易感染病菌,如果不能及时采取措施,就会发生子宫炎、乳房炎等产后疾病。 |
营养关 | 分娩时体力消耗很大,体液损失多,母猪表现出疲劳和口渴,因此,要准备足够的、温热的1%盐水,供母猪饮用。 |
清宫关 | 产后按人工输精方式向子宫内灌清宫药物,灌注完让母猪继续站立3分钟,防止药物倒流漏出。 |
子宫内膜炎预防 | 子宫内膜炎会继发感染乳房炎,导致奶水质量变差,造成仔猪腹泻、断奶重不达标。 |
营养供给 | 母猪产后需要充足的营养来恢复身体、哺育仔猪。 |
子宫冲洗 | 对母猪进行产程保健的同时还配合对母猪产后子宫的冲洗和投放药物预防。 |
在实际操作中,还需根据具体情况灵活调整护理方案,确保母猪和仔猪的健康。
养猪的朋友们都知道,母猪是猪场的印钞机,直接影响到养猪场的经济效益!一个养猪场到底有没有前途?关键在于母猪的饲养情况如何!其中,母猪产后护理是重中之重,关系到母猪的利用年限及生产水平!
给母猪及时输液对产后恢复起到很好的辅助作用。在没有实行母猪产程保健时,母猪产后子宫炎发生比较严重,占15-20%左右。到夏天子宫炎的发病率会更高,还经常发生乳房炎等产后疾病,特别是母猪产后的两三天采食量都很少。而进行产程保健后大部分母猪在产后第二天都能正常采食。这对产后母猪恢复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同时,对仔猪的生长发育,减少下痢也起到了较好的作用。
母猪产后护理的重要性养猪户根据母猪的年龄、胎次、膘情、病历记录和防疫时间,详细记录母猪的体况变化,以便及时掌握母猪的健康状况。
分娩过程护理
分娩时间:母猪分娩一般需要3-4小时,部分母猪可能需要更长的时间。
产后保健:在母猪产下第一头仔猪后两个小时进行静脉注射,加入抗生素和保健药品的药液。
饮水供应:准备足够的温热1%盐水,供母猪饮用。
产后恢复与营养供给分娩后,母猪体力消耗大,体液损失多,需要及时补充营养和水分。
产后8小时内不宜喂料,保证供应温水。
第二天早上给流食,逐步恢复饲喂量。
如果母猪少乳或无乳,可调制催乳粥饲料,如小米粥、小鱼小虾汤、豆浆、牛奶等。
清宫与预防感染
清宫:产后按人工输精方式向子宫内灌清宫药物,防止药物倒流漏出。
预防感染:使用含有抗生素的生理盐水冲洗子宫,预防子宫内膜炎和乳房炎。
精细化管理:根据母猪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护理方案。
技术创新:利用现代科技手段提高母猪产后护理的效率和效果。
人才培养:加强养猪户的产后护理培训,提高整体素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