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育种工作中,如何提高后代繁殖性能和肉质品质
哺乳期以达到最高总采食量为目标,理想的情况是失重不超过体重的5%,断奶前无需减料,断奶后优饲有利于发情和排卵,配种后4周内限饲,4-12周调膘,将母猪膘情调整均匀,12周后攻料,分娩前调整到3-3.5分膘,妊娠前中期降低饲料能量,妊娠后期和哺乳期则提供高能高蛋白饲料。
到了炎热的夏季,猪场的整体活跃水平下降,导致猪的繁殖性能也下降。那么如何在夏季提高猪的繁殖性能呢?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适当的调整饲料的配方,提高猪体内的营养水平。根据科学研究表明,充足的营养可以有效的提高种猪的抵抗力和繁殖性能。
三. 大约克猪的黑斑问题我们请有关专家进行分析时说:国外育种时为了提高其繁殖性能,可能导入了我国梅山猪的基因。我们也以此对客户解释,但有的客户还是不太满意。
③. 这些养殖场都是以利益为目的的,所以他们以市场为导向,以满足客户的需求为宗旨,一旦育种工作和这些发生冲突时,他们便会弃育种于不顾。例如,BLUP育种法所要求的测定数据在猪只体重达到80-105KG时进行,但当市场行情好时,这些猪往往在50KG左右便出售了。再如,背膘厚度在BLUP育种中是一个很重要的性状,但由于背膘厚与日增重、产仔数等性状都呈负相关,所以在养殖场中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如何提高产肉性能的同时确保肉质性状的遗传改良配套系 | 母本 | 父本 | 选育目标 |
---|---|---|---|
Ⅲ系 | 约克夏猪 | 梅山猪 | 突出繁殖性能和肉质 |
①. 即便是他们有心搞好育种工作,但是家丑不可外扬的心理难免让他们对自己场发布的测定数据是慎之又慎。
从本学科出发,应着重选对国民经济具有一定实用价值和理论意义的课题,课题具有先进性,便于研究生提出新见解,特别是博士生必须有创新性的成果简析提高种猪繁殖性能的技术措施云南省西盟县在勐梭镇实施了畜牧扶贫项目,项目建设按照,扶大户,带小户,以点带面。
对现行育种方法的一点看法
2. BLUP育种法的优点BLUP育种法在目前无疑是世界上最先进的育种方法之一。
说也奇怪,我们对猪病方面的研究可以说是具细具微了,真是论文杂志满天飞,大从猪疫病的防控,如猪瘟、蓝耳、传胸等,小到仔猪黄白痢,疥螨等;但对猪育种方面的论文、杂志却是屡见屡鲜,少有的几篇也是某某著名专家或教授讲述的关于中国猪育种战略性的、尖端的或者说是分子理论的、基因水平的问题,让人无从借鉴与操作,而有关猪育种实践方面的东西可谓少之又少。
人们普遍关心的猪肉质性状主要包括肌肉的颜色、PH值、系水力、肌内脂肪、肌肉r嫩度和肌纤维特性等,遗传和环境中的营养、屠宰及加工是影响猪肉...
养殖场提高纯种猪育种水平的方法在农业政策调整,养猪优惠政策的刺激下,越来越多的农户建立起场,并从中收到了切实利益,只是众多农户仍旧困于纯种猪育种质量,使得后期养殖过程中需投入的人、财、物增多,进而影响了养殖场经济效益的实现。
4. 杂毛现象杂毛现象是指杜洛克猪红棕色或褐黑色的被毛中混杂有一根或若干根白毛,多者称之为沙毛,主要在耆甲或腹部。杂毛在我们场可以说是历来就有,只不过有时较少,没有引起大家的注意罢了。但我们是搞原种猪的,场的信誉高于一切,种猪质量也就高于一切,但是不论我们采取什么方法,效果都不是很理想,也就是要想完全杜绝白毛几乎在我们看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育种方法以国内大型养猪场为依托,而这些养猪场是很难胜任的,其原因如下:
根据这种现象,我们采取的措施是:结合体型外貌制定高繁性能和高生产速度两个品系,然后再进行品系间杂交,经过03年、04年和05年近三个世代的选育,到2005年10月,正阳种猪场杜洛克种猪的繁殖性能有了较大的恢复。
2. 立耳问题我们都知道杜洛克猪特征耳型是半垂耳,而立耳是不符合这种品种特征的小而直立的耳型,很像大约克猪的耳型,又称狼耳。这一现象在生长前期较为明显,主要是在断奶进行窝选的时候更易观察,通常是一窝中有二、三头,有的在成长过程中逐渐消失,有的始终都很明显。刚开始我们还以为是基因突变现象,没加以注意,但后来发现这种现象越来越多,便根据它出现的特征,推测出立耳可能是一种隐性遗传的质量性状,据此我们采取了窝淘汰法,即一窝中只要出现一头立耳的仔猪,该窝便予以淘汰。利用这种方法,经过几个世代的选育,立耳猪便不存在了。
育种终归是同品种内的选择,而同一品种的遗传基础是大致相当的,所以选择差也就十分有限,提高的程度也就不那么让人期待了。我个人的观点是:BLUP育种方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我国猪的整体水平,但要想培育出令世界瞩目的知名品牌还是有一定难度的。我时常想外国人知道导入我们太湖猪的基因以提高他们猪的繁殖性能,而我们为什么对我们自己那么多宝贵的资源视而不见呢?
后来我们又有意用杜洛克猪作母本,用长白猪做父本进行杂交,所得后代即长杜二元,发现其绝大多数为花屁股猪,有的甚至全身都是花毛,只有腹部例外,据此我们推断,毛色的遗传并不是简单的白色为显性,而是为更为复杂的显隐性关系。希望在这方面有独到研究的专家、同仁能做更为详细的说明。
3. 繁殖性能问题正阳种猪场杜洛克猪的繁殖性能在同行中一直处于领先地位,但自2002年从台湾引进台系杜洛克猪以后,便发现其繁殖性能主要包括窝产仔猪和泌乳力有所下降,引进台系杜洛克后,胎产总仔数由原来的10.8头,下降到10头;泌乳力由原来的48.02kg,下降到45.50kg。
子宫炎对母猪的繁殖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夏季,应做好母猪产前产后的保健工作,预防母猪子宫炎的发生,哺乳期间、断奶期间或后备猪待配期如果发现...
1、母猪的选择。母猪的繁殖性能具有遗传特性,因此要想确保母猪的繁殖性能, 要选择优良的种猪品种。在选择好品种后还要选择优......
④. 它数据收集更广泛,使全国猪场的测定数据可以放在一起进行比较,有利整体水平的提高;
大约克猪的黑斑问题可以说是让大多原种猪场的老板们最为头痛的问题。大约克夏猪是目前最为流行的长大二元父母代种猪的母本,它全身被毛为白色,具有高产仔数、高泌乳力和高的抗病性。
河南省正阳种猪场从55年建场以来,多次引进国外大约克夏品种,仅92年和96从英国引进英系大约克种猪600多头,98年又从加拿大引进新加系双肌臀大约克种猪200多头。在这50年的育种过程中出现的主题是黑斑问题。
特别是98年引进的新加系大约克猪,有几个原种猪在生长后期便出现了花斑,甚至出现了黑屁股猪,我们并对此要求了赔偿,当然这样猪的比率极低,我们也全部予以淘汰。但后来在售出我们繁育的后代时,客户反映在商品仔猪中出现了花猪,对此我们也是百思不得其解,因为我们的猪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我们也知道白毛对其它毛色为显性,那为什么后代会出现花猪呢?
①. 它优中择优,能最快地提高优良性状。
BLUP育种方法在我国推行已近五个年头,在这期间肩负中国养猪业育种使命的专家、教授鞍前马后、不辞劳苦地到处宣传、讲学、采集数据、分析研究,功不可没。
我真的很敬重他们,在这里更没有丝毫贬低他们的意思,但其成效如何呢?目前还不能妄加评论,在此只想提出自己的一点点看法。
③. 它校正了环境效应,使我们的选种更有效、更准确;
杜洛克猪以其高生长速度、高瘦肉率、高抗病力和耐粗饲等优良特性成为杜长大三元商品猪杂交模式的终端父本。
河南省正阳种猪场自1980年以来先后从日本、匈牙利、加拿大、台湾等地引进日系、匈系、加系、美系、台系杜洛克种猪进行选育,历经几十年、几代人的艰辛努力,培育出了具有本场特色的杜洛克种猪,奠定了正阳种猪场成为全国三大杜洛克原种猪场的地位。
但在这几十年的精心选育中也曾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
母猪繁殖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猪场的生产效益,高繁殖性能的母猪一般具有:较好的排卵力、受精力、受胎力、哺乳力,一般来说母猪的繁殖性能受遗传、营养、环境等诸多因素影响,如何可以提高母猪繁殖性能呢?
1、保障公猪精液质量 严格把控精液质量关,选出优质精液进行配种,尽量使用新鲜精液或使精液尽量保持活力。
④. 各养殖场在疾病困扰中是终日惶恐不安,对育种工作的关注恐怕是不怎么热心了。
1. 白蹄问题就在立耳问题解决不久,白蹄杜洛克便引起了我们的注视。
最初白蹄是在我们引进的一头美系杜洛克公猪身上发现的。
这种现象很奇怪,同一头猪可能前两个蹄壳黑、后两个蹄壳白,也可能同一头猪的同一个蹄壳上根部较黑、尖部较白,而四个蹄壳全白的猪却不多见。
我们组织人员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有三种可能白蹄是由数量性状控制的白蹄可能是饲料中缺少某种微量元素或微生素造成的,这就像鸡的黄爪子一样基因突变。
结论还需要有关专家进行深入的研究。
由于我见过的长白猪的规模较小,选育不是很精细,在这理就不多加说明了。
②. BLUP育种讲究的是大群测定,以选择指数的依据,优中择优,但是俗话说金无赤金,那些指数很高的个体很多会有体型、奶头、四肢或睾丸等方面的缺陷,让我们很难决择。
PAGE PAGE 1 养猪场如何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技术措施有哪些?
1、严格执行后备猪开配标准,其中开配不低于8月龄,体重不低于140KG,具有优秀的体型及膘情。
2、杜绝强配后备猪。坚决不配无静立反射表现的,以此改善一胎断奶猪发情状态。
3、控制一胎母猪仔猪的初生重,一胎猪怀孕后期料量控制在3.2KG/天,最高不超过3.4KG/天。
4、一胎怀孕母猪产前两周使用微生态制剂调理肠胃,临产前可增加使用青料。
5、尽量减少人工助产一胎母猪,减少子宫炎症,若有助产的,分娩过程中可多吊一瓶甲硝唑,全部客户端我要上传足迹未登录您所在位置: 养猪场如何提高二胎母猪繁殖性能...
对猪育种工作中,如何提高后代繁殖性能和肉质品质?有了初步认识后,再研究一下猪育种:创新技术提升后代品质。
在畜牧业的舞台上,猪育种是一项至关重要的工作。通过创新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升猪的后代品质,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以下,我们将通过具体案例,展示如何利用先进技术实现这一目标。
案例一:精准营养,助力母猪繁殖性能提升夏季,高温天气往往会影响猪的繁殖性能。河南省正阳种猪场针对这一问题,采取了多种降温措施。通过调整饲料配方,提高猪体内的营养水平,增强其抵抗力。利用遮阳网、喷淋系统等物理降温手段,降低猪舍温度。结果显示,采取降温措施后,种猪的食欲减退和采食量下降问题得到有效缓解,繁殖性能得到显著提升。
案例三:育种创新,打造高品质猪种河南省正阳种猪场在杜洛克猪的育种过程中,遇到了黑斑问题。专家分析认为,这可能与国外育种时导入我国梅山猪的基因有关。面对这一挑战,养殖场果断采取措施,以国外猪种为父本,地方猪种为母本,开展二元杂交生产。经过多年的选育,成功打造出保持优良肉质特性的同时,提高其生长及产肉性能的猪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