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蓟马类,为害番荔枝的微小食植性昆虫
在华南地区,红带网纹蓟马一年可发生10至11代,世代重叠,田间各虫态并存。这种微小的食植性昆虫,对番荔枝的损害不容忽视。
在3至5月,成虫侵入未展开的嫩心叶吸食并产卵,导致嫩心叶卷曲、畸形,局部黑褐化。5至6月,蓟马转而危害花器,6至7月又危害幼果果蒂及果柄,造成伤疤果。到了8至10月的第二期果嫩心叶期、10至11月的花期以及11至12月的结小果期,蓟马又会 侵袭番荔枝,造成严重损失。
蓟马的形态特征及生活习性形态特征 | 生活习性 |
---|---|
体长仅0.2-0.3毫米 | 成虫一般爬行,受惊时则弹飞,能孤雌生殖 |
体色黄绿,腹部较宽 | 卵多产于叶面表皮,也可产于叶背表皮,卵散产 |
若虫在阴天及早晚多在叶面活动,晴天阳光直射则多在叶背 | 化蛹多群集在被害叶片或附近老叶叶背凹处、叶脉旁 |
清除果园杂草,减少可寄生植物。
在坡地水土易流失的果园,可栽培百喜亚草,降低杂草滋生,减少寄生植物,又可保持水土,维持果园土壤湿润。
果园内设置黑色塑料喷水软管或架设略高于树冠的喷水喷头,增加果园相对湿度,减少蓟马滋生。
在番荔枝嫩心叶期,可选用溴氰菊酯48.34%,或丁硫克百威1500倍液,或50%甲硫威可湿性粉剂约1000倍液,做全园喷洒。
番荔枝蓟马类是番荔枝的重要害虫之一,对其危害的认识和防治措施的采取,对于保障番荔枝产量和品质具有重要意义。希望本文能为农业生产者提供有益的参考。
从番荔枝蓟马类,为害番荔枝的微小食植性昆虫。过渡到番荔枝蓟马:番荔害虫防治新策略,我们继续前进。
面对蓟马的侵袭,农民们采取了多种措施。 是清除果园杂草,减少可寄生植物,从而降低蓟马的滋生。对于坡地水土易流失的果园,农民们则种植百喜亚草,既降低杂草滋生,又保持水土,维持果园土壤湿润,增加果树生长势。
此外,果园内设置黑色塑料喷水软管或架设略高于树冠的喷水喷头,增加果园相对湿度,也是减少蓟马滋生的一个有效方法。在番荔枝的嫩心叶期,农民们会使用化学药剂进行防治,比如选用溴氰菊酯48.34%的溶液、丁硫克百威1500倍液,或是50%甲硫威可湿性粉剂约1000倍液,全园喷洒。
未来展望:科技助力农业生产因为科技的进步,未来农业生产中防治蓟马等害虫的手段将更加多样化和高效。通过引入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绿色环保的方法,结合化学防治,可以更加科学地控制蓟马的为害,保障番荔枝的产量和质量。
农民们正努力通过各种手段,与蓟马等害虫展开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他们的坚持和努力,不仅保障了番荔枝的丰收,也为我们带来了健康的果品。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