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果实斑螟蛾是一种危害番荔枝果实的害虫
生命周期 | 危害特点 | 防治措施 |
---|---|---|
越冬蛹羽化为成虫,侵入果园产卵,孵化后幼虫蛀食果实,老熟幼虫化蛹,蛹期后成虫羽化。 | 主要侵害小果,果实初期呈黑化、干枯,严重时受害部位扩大至整个果实。 | 清除被害果,果实套袋,喷施杀虫剂,生物防治。 |
每年3~4月,越冬蛹羽化为成虫,开始侵入果园。成虫在早生第一期果的果实鳞沟间或果柄与果蒂间隙中产卵,卵期约7~9天。孵化后,幼虫若在小果上,可咬食果皮,并蛀入果肉内取食;若在中、大果上,初期幼虫咬碎果皮以口吐丝黏成隧道状,幼虫即在其中,待2龄后再蛀食果肉,侵入果实内。被害果实内部呈隧道状。老熟幼虫于化蛹前,可蛀食至另一端的果皮下,吐丝做网准备化蛹,幼虫期38~45天,蛹期7~10天。
番荔枝常见害虫主要有介壳虫、木蠹蛾、蓟马、红蜘蛛等,这些害虫有的会吸取枝梢和果实上汁液,造成叶黄枝枯,有的会钻蛀树干枝干,导致果树生长衰弱,有的会危害新梢叶片花等,导致果实落果,影响坐果率。番荔枝斑螟蛾主要为害小果,被害果实初期呈局部黑化、干枯、轻者果实畸形,重者受害部位扩大至整个果实呈黑变干枯。
清除被害果,把被害果剪下掩埋于土中或浸入水中,将残存于被害果内之幼虫杀死,消灭虫源;果实套袋。于5月下旬前及10月下旬前,雌成虫末至果实产卵时,先以80%敌敌畏1000倍液全园喷施后,再进行果实套袋;把握适当、正确的施药时期,于6月中、下旬或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若发现每10个幼果平均有10头初龄幼虫,必须及时防治,可选50%杀螟硫磷乳剂1000倍液,或25%毒死蝉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全园喷施;当8~12月间,第一期果逐渐采收,而第二期果又正逢生长期,若遇斑蛾发生为害时,可用低残留量杀虫剂如20%速灭杀丁2000倍液,或2.5%敌杀死2000倍液等药剂全园喷施。在生物防治方面,目前已发现幼虫可感染病原菌,若幼龄感染,在未达蛹期前即病死,若老龄罹病则化蛹不完全,变得较碎,易破裂,甚至死亡。
春末夏初,番荔枝果园里常上演一场惊心动魄的“虫害大战”。斑螟蛾,这个让人头疼的小东西,每年都会在这个时节给果农们带来不小的麻烦。为了破解这场战役,我们探索了一套全新的防治策略,以下就是我们的实践案例。
针对斑螟蛾的防治,我们采取了以下措施:清除被害果实,将幼虫彻底消灭。在关键时期进行果实套袋,防止雌成虫产卵。此外,我们根据生长周期,合理选择施药时期和药剂,确保防治效果。
实施过程中的挑战在实施防治策略的过程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挑战。比如,如何准确判断幼虫的侵害程度,如何选择合适的药剂,如何确保防治效果等。这些问题都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实践。
案例分析:某果园的斑螟蛾防治以某果园为例,该果园在实施我们的防治策略后,斑螟蛾的侵害程度明显降低。具体数据如下:在防治前,每10个幼果中有10头初龄幼虫;而在防治后,每10个幼果中仅有1头初龄幼虫。这充分证明了我们防治策略的有效性。
未来展望斑螟蛾防治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我们需要不断经验,改进策略。未来,我们将继续关注斑螟蛾的生长规律和防治方法,为果农们提供更有效的防治方案。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