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技术

黄秋葵种植技术,关注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与田间管理

一、黄秋葵病虫害较少,关注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与田间管理
黄秋葵种植技术,关注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与田间管理

黄秋葵种植技术作者马金海,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1,土壤选择黄秋葵耐旱,耐湿,不耐涝,结果期要求水分充足有利果实发育,反之植株长势差,果实品质劣,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广,但以土层深厚,肥沃疏松,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

黄秋葵在长江流域,从4月上旬至8月下旬,均可以露地排开播种,当年都可以采收嫩果;采用大、小棚覆盖育苗,可以提早到3月上旬播种,提前采收嫩果。

黄秋葵在第1朵花开放前应中耕1―2次,并适当蹲苗,促进根系发育。封行前结合追肥进行中耕培土,防止雨季植株发生倒伏。追肥视植株长势而定,苗期长势差的在缓苗后可追施速效氮肥l―2次;开花座果期则每采收2―3次追肥1次,667平方米每次施复合肥10公斤,穴施。

生长期间保持水分供应,高温干旱及时浇水;种植过密或生长中后期,可将基部老黄叶摘去,侧枝过多的,可适当整枝,以利通风透光,促进结果。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极强,生产上适宜选择耕作层深厚、地力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土壤种植。黄秋葵适宜采用大棚育苗,广州地区最好选择2--3月播种...

在离地面15~20厘米处砍断,重新发新枝,继续开花结果。有霜期的地区,每年春季终霜后既可露地播种,也可先进行育苗,终霜后定植,采收至秋季初霜来临之前。以长江流域各省为例,黄秋葵栽培以春播为主,春季温暖地区常用直播法,寒冷地区可用大棚和温室育苗,待早春晚霜过后,再定植到大田中。

①直播:断霜后进行,每畦播2行,穴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2―3粒,出苗后一穴留一棵壮苗。为提高地温、提早出苗,早春播种可进行地膜覆盖或小拱棚覆盖。

土壤选择 耕作层深厚、地力肥沃、保水保肥力强的壤土或沙壤土
播种时间 广州地区最好选择2--3月播种
播种方法 每畦播2行,穴距45―50厘米,每穴播种2―3粒

2.1 选择适宜的地块:黄秋葵为短日照植物,耐热力强,喜强光,故需选择通风向阳、光照充足的地段;直根入土深,侧根发达,吸收肥水能力强,需选择土层深厚、土壤疏松肥沃、富含有机质的壤土或沙壤土;耐旱耐湿,....

植株开花后4―7天,嫩果长7.10厘米,即可采收,此时果实尚未纤维化,品质好,采收时宜用剪刀剪断果柄。采收期可从5月一直延至10月中下旬,肥水充足,667平方米产量可达500公斤左右。嫩果采收后,如要贮藏,应在0―5℃的条件下,时间不超过5天。

关于黄葵的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今天就说到这,如果您想种植黄秋葵,一定要先好好学习掌握技术,这样才能种植出品质好产量高的黄秋葵。

风海网点击:黄秋葵种植技术和方法.

③水肥管理生育期间要经常浇水以保持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湿度。黄秋葵分类方法较多,按果实外观可分为白、黄、红等不同品种。

黄秋葵是异花授粉作物,留种的时候需要选择优良品种,单独种植的植株需要种植在安全的隔离区。需要注意的是,我们选择的苗床有机物含量不要太高,...

黄秋葵对土壤适应性强,但为获得高产,须选择土壤肥沃、疏松、排灌方便、光照充足的田块种植,切忌与棉花等锦葵科作物连茬。播前或定植前将土壤耕翻,深扣厘米,1.4米连沟作畦,畦宽1米,沟宽约40厘米,深25―30厘米。在畦中央开沟施肥,667平方米施腐熟厩肥2000―3000公斤,钙镁磷25―50公斤,氮磷钾15―20公斤,并与土壤充分拌匀,然后将畦面整平。

在播种前需要选择适合自己地区的黄秋葵品种。声明:内容来自农学专业学生供稿,仅作为种植技术推广普及,如有误或侵犯您的利益,可联系我们修改或...

黄秋葵特征特性及主要栽培技术摘要阐述了黄秋葵的特征特性介绍其主要栽培技术包括栽培品种选择、整地施肥、育苗移栽或直播、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和留种等方面内容以供广大种植户参考应用关键词黄秋葵特征特性栽

育苗:一般在大小棚或温室内进行,待断霜后定植,苗龄一般30―40天。采用塑料育苗钵育苗,可以保护根系,提高定植成活率。栽培1平方米大田约需种子200克。

黄秋葵种植技术,关注品种选择、土壤准备、播种与田间管理

作者:马金海,如皋市科海植物繁育技术研究所,2023年

土壤选择

播种与生长周期

田间管理

水分与修剪

病虫害防治

黄秋葵在生长期间可能会遇到蚜虫等病虫害,可按常规方法进行防治。

采收与留种

育苗与移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7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