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芝麻高产技术,提高产量

合理密植亩产100公斤以上,芝麻种植密度为:单秆型品种1.5万~1.8万株左右,株距13~16厘米,行距26厘米;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株距22~24厘米,行距33厘米。在芝麻收获前半个月,天气变冷,芝麻顶端的花和果形成不了产量,而且还消耗了养分。对此,这个时间把芝麻顶端部分去掉,可以让更多的养分供给下面的芝麻粒,这样可以让芝麻的产量再提高。

芝麻高产技术,提高产量

由于芝麻种子比较细小的特点,在出苗时芝麻种子的顶土能力比较弱,因此在生长过程中,为保证芝麻的质量,对芝麻地的整地是十分必要也是极为重要的。

农业技术全集之植,麻的经济价值较高,是我国重要的食用油料作物之一,山东省种植面积达2万公顷以上,要获得芝麻高产稳产,必须掌握以下关键技术,轮作芝麻忌连作,芝麻病害较多,病菌多为土壤传播,连作时易染病害,土壤肥力下降,减产大,轮作周期以35年为宜。

芝麻高产技术要点
序号 技术要点 具体操作
1 选用良种 选用鄂芝1号、襄芝2号、豫芝4号等品种,综合性状好,产量均达到每亩100公斤以上。
2 合理密植 单秆型品种1.5万~1.8万株左右,株距13~16厘米,行距26厘米;分枝型品种8000~10000株,株距22~24厘米,行距33厘米。
3 科学施肥 每亩施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配施过磷酸钙25~30公斤,有机肥不足时增加施用尿素5公斤。
4 适时打顶 在盛果期后,当主茎顶端叶节簇生,近乎停止生长时,选晴天上午摘除顶芽3厘米。
5 防治病虫害 主要病害有茎点枯病、枯萎病、立枯病等,主要虫害有小地老虎、蚜虫、盲蝽象等。
6 适时收获 一般以大部分叶片发黄,部分叶片脱落,茎顶4-6厘米呈青黄色,最下部4~6厘米蒴果已经开裂时为适宜的收获期。

芝麻高产栽培新技术的应用,不仅提高了芝麻的产量和质量,也推动了芝麻在食品、化工、医药等领域的广泛应用。

通过芝麻高产技术,提高产量,降低成本,保障芝麻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铺垫,我们可以开始芝麻高产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精准种植,提高产量
芝麻高产技术,提高产量
土壤管理,确保质量 科学施肥,促进生长

芝麻生长旺盛期需大量养分,因此科学施肥至关重要。在播种前,每亩施用优质农家肥2500公斤,配施过磷酸钙25至30公斤。在开花结蒴期,增施花肥,以氮肥和根外喷磷、钾和硼肥为主。实践证明,追施花肥可增产30%以上。

芝麻主要病害包括茎点枯病、枯萎病等,虫害则有小地老虎、蚜虫等。及时采用对路药物进行防治,将病虫害控制在始发期,确保芝麻生长健康。

芝麻收获时机对产量影响较大。一般以大部分叶片发黄,部分叶片脱落,茎顶4至6厘米呈青黄色,最下部4至6厘米蒴果已开裂时为适宜收获期。收获过早或过晚都会造成损失。

轮作换茬,预防病害

芝麻连作容易导致病害加重。因此,最好与玉米、甘薯、大豆等作物实行3至4年的轮作,以降低病害风险。

案例分享:大名县万亩黑芝麻种植园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