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农资

中国高粱和饲料大麦进口量大幅减少

国内玉米价格的下跌以及庞大的国储库存,都对未来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带来了下行的压力。不过,综合考虑国内玉米价格长期面临下跌压力、人民币汇率波动等一系列因素,荷兰合作银行发布的一份最新研究报告预计,未来数年内中国的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将显著下降30%至50%。

中国高粱和饲料大麦进口量大幅减少

国内玉米价格下跌

2018年,在小麦、玉米、水稻、大麦、高粱、大豆等6种主要粮食作物中,稻谷和小麦价格在国家政策压力下滑,分别下降1.05%和5.07%;大豆受国际市场影响,价格波动较大。玉米价格下跌,使得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成本相对降低,从而增加了国内需求。

国储库存庞大

我国玉米库存庞大,国储库存压力巨大。为缓解库存压力,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扩大玉米深加工、调整种植结构等。这些措施导致玉米供应过剩,进而影响了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

人民币汇率波动 替代饲料粮需求下降

近年来,我国饲料行业对高粱和饲料大麦的需求逐渐下降。因为玉米市场化改革的推进,国内玉米价格逐渐与国际市场接轨,玉米在饲料中的替代作用逐渐减弱,导致高粱和饲料大麦的需求减少。

应对举措

面对新的形势,报告建议贸易商采取一些应对举措以缓解风险,饲料企业则应重新审视原有的采购战略,进一步强调对原料来源的掌控。

年份 中国高粱进口量 中国大麦进口量
2015/16年度 586.92 1250
2016/17年度 69.79 900
2017/18年度 49.57 未公布

2018年,我国玉米价格面临长期下跌压力,国储库存庞大,导致高粱和饲料大麦的进口量锐减。据FAO经济学家Abdolreza Abbassian预测,2016/17年度我国玉米、大麦和高粱进口量可能降至900万吨,比本年度减少约44%,仅为上年度创纪录进口规模的一半。同时,英国农业园艺发展局数据显示,过去一年鹿特丹地区的饲料大麦价格下跌15%,进一步加剧了高粱和大麦进口量下降的趋势。

中国高粱和饲料大麦进口量大幅减少
案例分析:饲料企业应对策略

某饲料企业为应对高粱和饲料大麦进口量下降的挑战,采取了以下策略:1.调整采购策略,增加国内玉米采购比例;2.与供应商建立长期合作关系,确保原料供应稳定;3.优化饲料配方,降低大麦和高粱的替代比例;4.关注国内外市场动态,及时调整采购策略。

饲料企业应积极寻求替代方案,调整采购策略,优化饲料配方,以应对市场变化。同时,关注国内玉米市场发展,充分利用国内玉米资源,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市场竞争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