獭兔仔兔科学管理,关注生长发育、繁殖与疾病防治
在獭兔养殖领域,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于对仔兔的科学管理。仔兔的死亡率非常高,引起死亡的原因也多种多样,因此养殖户在饲养管理仔兔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仔兔睡眠期指从出生到睁开眼这一时期。仔兔生长发育快,初生重为45~60g,7日龄体重增1倍,10日龄增加2倍。仔兔生后闭眼、封耳、视觉和听觉发育不完善,除了吮乳就是睡眠,8日龄后耳孔打开,12日龄眼睛睁开。仔兔调节体温的能力很差,4日龄开始长胎毛,10日龄体温开始恒定。寒冷季节不保温,在很短的时间内仔兔的体温会由38℃迅速下降到18℃。因此仔兔要求环境温度30~32℃。仔兔出生后要早吃奶吃足奶。产仔后1~2小时母兔哺乳仔兔初乳,生后5~6小时内检查母兔的哺乳情况,看仔兔是否吃上初乳。发现没有吃上初乳,及时让母兔哺乳。每天检查哺乳情况是仔兔饲养管理的基本工作。
仔兔从开眼到20日龄这段时间称为开眼期。及时用脱脂棉蘸上温开水轻轻拭去眼屎,然后轻轻分开眼睛,点少许眼药水帮助仔兔开眼。16~18日龄以后仔兔开始采食饲料。经常检查产仔箱补充更换垫草。
28~45日龄断奶为宜。断奶的同时要进行仔兔编号、登记入卡以免谱系错乱。
时间 | 饲养管理要点 |
---|---|
仔兔睡眠期 | 保持适宜的温度,确保仔兔吃足奶。 |
仔兔开眼期 | 及时清理眼屎,帮助仔兔开眼;开始采食饲料。 |
仔兔断奶期 | 进行仔兔编号、登记;逐步减少母兔哺乳次数,增加饲料喂量。 |
一是加强怀孕獭兔的后期管理。仔兔致命疾病主要是黄尿病和胺毒败血症。
秋季獭兔繁殖的最佳时机在这一时期,仔兔的生长发育迅速,成活率较高,因此秋季被视为獭兔繁殖的最佳时机。 养兔户在秋季应密切关注獭兔的饲养管理,通过科学的选种、合理的饲喂和有效的防疫措施,保障兔群的健康与产量。同时,应预防感冒和腹泻等常见疾病。
为了提升繁殖能力,我们应在春季前的半个月内加强对种兔的饲养管理,确保其身体状态保持在适宜范围,避免过肥或过瘦。饲料更换要逐步进行,以防止消化道疾病。
以獭兔仔兔科学管理,关注生长发育、繁殖与疾病防治。为起点,随后迈向獭兔养殖:案例解析与未来趋势的新阶段。
在獭兔养殖过程中,仔兔的饲养管理至关重要。从出生到睁开眼的11至12日龄,是仔兔睡眠期。这一阶段的仔兔,除了哺乳就是睡眠。因此,养殖户必须确保仔兔在适宜的温度和安静的环境中成长。例如,某养殖场通过精准控制室内温度,保证了仔兔的生长发育,其死亡率仅为5%,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獭兔仔兔阶段的成活率及断奶后的生长发育速度,与其胎儿期的生长发育密切相关。胎儿期发育良好,出生后的仔兔体重大、体质好、成活率高、生长发育快。因此,加强怀孕獭兔的后期管理至关重要。针对仔兔常见疾病,如黄尿病和胺毒败血症,养殖户需做好预防工作。某养殖场通过严格的防疫措施,有效控制了仔兔疫病的发生。
仔兔从21日龄到断奶这段时间,称为追乳期。在此期间,仔兔的生长发育迅速,需要大量营养。养殖户应根据仔兔的生长需求,调整饲料配方,保证其营养摄入。某养殖场通过补饲易消化、富含营养的饲料,如煮熟的豆类、豆浆、豆腐等,有效促进了仔兔的生长发育。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