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雏鸡初饮和开食是关键时期,关系到雏鸡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雏鸡的初饮开食是育雏早期饲喂的关键问题,做好这两点,可以提高雏鸡成活率与匀称度。

雏鸡初饮和开食是关键时期,关系到雏鸡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一、初饮

1日龄雏鸡第一次饮水称为初饮。出雏后经长途运输的雏鸡体内水分大量消耗,因此应先饮水后开食,这样可促进肠道蠕动,汲取残留蛋黄。

初饮的重要性不容忽视。补充水分是初生雏鸡的首要任务,有助于恢复体力,提高成活率。根据中国养殖网2006年9月8日的报道,初饮的必要性已被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

雏鸡初饮的注意事项:

每100只雏鸡至少应有2-3个4.5升大小的真空饮水器。

饮水器应事先消毒,防止污染。

若进行地面平养,最好在饮水器下面垫一张旧报纸或消过毒的塑料布。

初饮应在雏鸡入舍安顿好并稍事休息后进行。

初饮的水温应与室温相近。

初饮时在水中加8%的糖和适量的抗生素、多维或电解质营养液等可以减少雏鸡早期死亡率。

二、开食

开食过晚会消耗雏鸡体力使之变得虚弱,影响生长发育和增加死亡率。1日龄雏鸡第一次采食饲料称为开食。

使用浅平食槽或食盘,或直接将饲料撒于反光性强的已消毒的硬纸、塑料布上。

当一只鸡开始啄食时,其它鸡也纷纷模仿,全群很快就能学会自动吃料、饮水。

有条件的鸡场或专业户可采用人工诱食的方法,让鸡群尽快吃上饲料。

正常饲喂:

开食1-3天后,应逐步改用雏鸡配合饲料。

1. 开食时间:雏鸡在出壳后24小时内开食死亡率最低。开食过早会使雏鸡尚未发育完全的消化器官受到损伤,开食过晚则会使雏鸡的体力消耗过多。雏鸡开食宜在初饮2-3小时后进行,此时可见60-70%的雏鸡有随意走动、用喙啄食地面的求食行为。

2. 开食料:雏鸡的开食料以优质的配合饲料与玉米碎粒相混合为最佳,二者的颗粒均不宜过大,其中玉米碎粒所占比例为30-50%。因为玉米碎粒的黄颜色醒目,饲喂时应该撒在混合料的上面,以引诱雏鸡采食。

3. 光照:雏鸡开食最好选在白天,即使是在夜间,也要有足够的光线,以便使每只雏鸡都能很容易地找到饲料。

4. 诱食:训练雏鸡开食时,饲养人员可以轻轻地敲打塑料布、蛋托或旧报纸,边撒边唤,诱鸡采食。

雏鸡的出生,标志着养殖新生命的开始。在这个阶段,雏鸡的初饮与开食显得尤为重要。初饮,是雏鸡出生后首次饮水,它不仅补充了雏鸡在孵化过程中失去的水分,还能促进肠道蠕动,帮助雏鸡更好地吸收残留的蛋黄。而开食,则是雏鸡开始接触固体食物的起点,合理的开食方法直接关系到雏鸡的健康成长。

初饮:补充水分,奠定健康基础

初饮的成功与否,直接影响到雏鸡的成活率和生长发育。关系到雏鸡成活率和生长发育" src="/upload02/bca1349d4cc04641"/> 开食:科学搭配,促进健康成长 案例分析:某养殖场雏鸡初饮开食实践

某养殖场在育雏初期,严格按照初饮和开食的标准操作。在初饮环节,他们为每100只雏鸡配备了2-3个4.5升大小的真空饮水器,并在水中加入了8%的糖和适量的抗生素。在开食环节,他们选择了优质的配合饲料与玉米碎粒混合,并在饲料中加入了电解质营养液。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该养殖场的雏鸡成活率显著提高,达到了95%以上。

因为科技的不断发展,未来雏鸡的初饮和开食将更加智能化、自动化。例如,利用物联网技术,实时监测雏鸡的饮水和采食情况,确保每只雏鸡都能获得充足的营养。同时,通过优化饲料配方,提高雏鸡的生长速度和抗病能力,为我国养殖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3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