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识茶

鳙鱼养殖技术,关注鳙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标粗池,鱼苗从育苗场拉回来后,由于路途远,要注意水温的变化,尽量减少应激反应。池塘养殖鳙鱼已出现寄生虫病,池塘养殖鳙鱼已出现寄生虫病。为了有效帮助大家解决问题,本文针对新挖的鱼塘养鱼方法以及新挖鱼塘养鱼注意事项进行详细解析。

鳙鱼养殖技术,关注鳙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在养殖过程中,若鱼类生长良好,浮头较少,饵料系数低于一般水平,则证明放养密度合理。

鳙鱼的食性

在自然条件下,鳙鱼与其他家鱼一样,其性腺在静水中可以发育,但卵子成熟却需要江河水环境和水位上涨等生态条件。在长江的干、支流中,每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当流域内降雨汇集干流造成水位上涨、水温达到18℃时,亲鱼在溯流过程中性腺迅速成熟,由IV期转入V期即行产卵和受精,鱼卵受精后顺水漂流发育,孵化成鱼苗。

饲养过程中主要采用施农家肥的方法。鲢鱼、鳙鱼放养量占70%至80%,产量占60%至70%。其大规格鱼种采用成鱼池套养方法解决。因为市场需求不断增大和养殖技术的提高,特别是鱼用生物有机肥料的出现,使鳙鱼从搭配品种变为了主养品种,产量和经济效益显著提升。

技术要点 具体内容
生态习性 鳙鱼的食物是水中大量生长的浮游生物,其鳃耙细长而排列紧密,滤水作用较快,滤集浮游动物的能力较大。
亲鱼选择 无论养殖或天然生长的鳙鱼,只要达到性成熟年龄,个体大、生长良好并无伤病,均可作为亲鱼。
亲鱼培育 易消化的种类,如直链硅藻,是亲鱼培育的首选。
鳙鱼的繁殖 放养密度。每1/15hm2可放养10-20尾。另搭配草鱼亲鱼24尾,每1/15hm2放养总量以150-200kg为度。雌雄比例为1:1.5为好。

池养鳙鱼的成熟年龄南北各地相差颇大,其体重也较悬殊,主要是气候、营养等因素决定,此外,雄鱼较雌鱼早熟1年。我国池养鳙鱼成熟年龄和体重为:华南地区,23龄,5kg左右;华中地区,45龄,7kg左右;东北地区,67龄,10kg左右。

鳙鱼在我国分布范围较广,可在淡水湖泊、河流、水库、池塘等地方养殖,是池塘和水库养殖的主要种类。

水质管理:保持水质清新,定期检测水质指标,如溶解氧、氨氮、亚硝酸盐等。

饵料管理: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合理搭配饵料,保证营养均衡。

病害防治:定期进行鱼病检查,发现病害及时治疗。

环境控制:合理控制养殖密度,避免过度拥挤。

通过以上措施,可以有效提高鳙鱼的养殖成活率和产量,为养殖户带来更高的经济效益。

鳙鱼养殖技术,关注鳙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带来的启发,直接引导我们转向另一个关键议题:鳙鱼养殖难题解析与解决方案。

鳙鱼养殖技术,关注鳙鱼养殖过程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鳙鱼的食物主要是水中大量生长的浮游生物,其鳃耙细长而排列紧密,滤水作用快,滤集浮游动物的能力强。食物的主要组成是轮虫、甲壳动物的枝角类,以及多种藻类。鳙鱼是一种不断摄食的鱼类,在浮游生物的生长季节内,只要嘴不断张闭,食物就不断地随水进入口腔。鳙的肠管长度一般为体长的5倍左右。

鳙鱼的繁殖方面,放养密度每1/15hm2可放养10-20尾。另搭配草鱼亲鱼24尾,每1/15hm2放养总量以150-200kg为度。雌雄比例为1:1.5为好。亲鱼培育池需近水源、水质良好、排灌方便、开阔向阳、交通便利;面积0.2-0.3hm2、长方形方便操作,水深2.5m左右,池底平坦,以壤土并有一些淤泥为好。

以湖南省某养殖户为例,该养殖户在2018年新挖鱼塘进行鳙鱼养殖。在养殖过程中,通过采用科学合理的养殖方法,如合理控制放养密度、定期检测水质、及时投喂等,成功实现了鳙鱼的高产养殖。据统计,该养殖户的鳙鱼产量比周边地区提高了20%,经济效益显著。

未来展望

因为养殖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需求的持续增长,鳙鱼养殖行业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建议养殖户关注以下几点: 1. 加强养殖技术培训,提高养殖水平; 2. 推广使用新型饲料和生物有机肥料,降低养殖成本; 3. 加强病害防治,确保养殖安全; 4. 拓展市场渠道,提高产品附加值。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