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养殖

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助力乌贼养殖,提升产业效益

日前,通过舟山海洋与渔业局、浙江海洋学院组织专家组验收,我省海水养殖领域再传喜讯。最近,浙江省级需求等研究。经过两年攻关,该团队利用野生乌贼亲体成功孵化出了可人工养殖的拟目乌贼、虎斑乌贼幼体,孵化率达到90%以上,苗种成活率在60%以上,两个种类均具有生长快、残食低、成活率高、养殖周期短、适合规模化养殖等特点。

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助力乌贼养殖,提升产业效益

7月15日上午,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台州执行部人员到玉环县玉城街道西滩网箱养殖基地,察看养殖户肖根夫网箱养殖的乌贼。肖根夫网箱养殖乌贼今年已是第三个年头了。头一年由于没有及时将性腺发育成熟的雌雄乌贼分开养,雌雄乌贼交配产卵后即大批死亡;第二年养殖的乌贼即将上市的时候,强降雨致淡水涌入造成海水盐度急剧下降,功亏一篑。今年,肖根夫将网箱渔排从较浅且极易受强降雨威胁的芦浦镇分水山海域转移至玉城街道西滩海域,5月下旬从福建霞浦购进15000头身长只有1.5~2.0厘米的乌贼苗进行试养,眼下乌贼已长到10多厘米。

温度高的海域还可长得更快,大大缩短了上市时间。

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助力乌贼养殖,提升产业效益
项目名称 实施单位 实施时间 成果
海水养殖技术集成与示范 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 2018-2020 成功攻克金乌贼人工规模养殖瓶颈,取得人工繁育的成功。
虎斑乌贼人工育苗与试养技术研究 宁波大学 2015-2018 攻克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繁育难题,累计育出苗种120余万只。
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 宁波大学 2019-2021 攻克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育种国际难题,预计在2020年,仅浙江省内虎斑乌贼人工养殖将达到5000亩的池塘和2000亩的网箱,届时每年的经济收益可达1个亿以上。
浙江省农技推广基金助力乌贼养殖,提升产业效益

宁波大学王春琳教授、蒋霞敏教授带领的团队,在国家、省、市等科技计划项目的大力支持下,与浙江省海洋水产研究所、宁海县双盘涂水产养殖等单位共同承担了宁波市重大科技计划项目“虎斑乌贼的人工育苗与试养技术研究”和“虎斑乌贼产业化养殖技术研究与示范”。经过十余年努力,该团队攻克了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繁育难题,累计育出苗种120余万只。

此外,浙江省级水产种苗项目“虎斑乌贼的生殖调控和苗种繁育技术开发”和省公益技术研究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果。温度高的海域还可使乌贼生长更快,大大缩短上市时间。中国科学家在南海发现的新物种“吸血鬼乌贼”相近新物种——拟幽灵蛸,也为乌贼养殖产业带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近日,经专家现场验收,开发区金乌贼工厂化养殖成功突破技术难关,解决了金乌贼全人工养殖过程中人工育苗的亲本问题和苗种培育时间控制问题,使金乌贼养殖产业化成为可能。虎斑乌贼作为中国重要头足类之一,其人工养殖产业的发展前景广阔。

网箱养殖乌贼在台州乃至全国都鲜有所闻,为此,省农技推广基金会和市县有关部门全力支持,除了在技术上指导外,还在资金上加以扶持。肖根夫的成功案例,为我国乌贼养殖产业提供了宝贵经验。

经过六年的探索,宁波大学师生研究团队率先攻克了虎斑乌贼大规模人工育种国际难题,预计在2020年,仅浙江省内虎斑乌贼人工养殖将达到5000亩的池塘和2000亩的网箱,届时每年的经济收益可达1个亿以上。

乌贼行业市场作为海洋经济鱼类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产业链涵盖了从捕捞、养殖到加工、销售的各个环节。企业也更加注重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以提高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经过数年的研发和实践,养殖技术逐渐成熟,乌贼的产量和质量都得到了显著提升。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2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