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水产

基围虾镰刀菌病是一种由镰刀菌引起的虾类疾病

基围虾,作为我国重要的水产品之一,其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备受关注。只是,镰刀菌病作为一种由镰刀菌引起的虾类疾病,正严重威胁着这一产业的稳定与发展。

基围虾镰刀菌病是一种由镰刀菌引起的虾类疾病
镰刀菌病的病原与症状

镰刀菌多寄生在病虾的头胸甲鳃区、附肢、体壁和眼球等处的组织内,被寄生处的组织有黑色素沉淀而呈黑色。寄生于鳃部时引起鳃组织坏死变黑,有人称之为“黑鳃病”。

病原为镰刀菌,包括腐皮镰刀菌、尖孢镰刀菌 、三线镰刀菌和禾谷镰刀菌 。菌体呈丝状分枝,常有分隔。生殖方式是形成大分生孢子、小分生孢子和厚膜孢子。大分生孢子呈镰刀形,故名为镰刀菌。

诊断:由于镰刀菌病的主要症状往往与细菌引起的褐斑病和黑鳃病相似,所以必须从病灶处取样在显微镜下观察,如发现有菌丝及其分生孢子,则可确诊。

该病是一种对虾、蟹类危害很大的疾病。在海水中各种对虾、龙虾和蟹类均可感染,感染率高达70%,积累死亡率90%。我国目前主要发生在人工越冬亲虾。基围虾疾病防治期间较少见。

①放养前用6.0×0.000001的二氯异氰尿酸钠消毒处理,可有效地杀死池内分生孢子。

③用经过消毒和过滤无镰刀菌污染的水源培育亲虾。

④在放养前对虾池进行彻底的清理和消毒,清除池内的有机质和病原菌。

⑤在养殖过程中,加强水质管理,保持良好的水环境,减少病原菌的滋生。

⑥定期检查虾群,发现病虾及时隔离治疗。

⑦在发病季节,加强养殖密度控制,避免过度拥挤。

案例分析
养殖地点 养殖品种 感染情况 防治措施 治疗效果
某养殖场 基围虾 严重感染 消毒处理、水质管理、隔离治疗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虾群恢复健康
某养殖场 基围虾 轻微感染 加强水质管理、隔离治疗 病情得到有效控制,虾群恢复健康
基围虾镰刀菌病是一种由镰刀菌引起的虾类疾病

治疗镰刀菌病主要采用抗真菌药物治疗,如氟康唑、伊曲康唑等,通过干扰真菌细胞壁合成来抑制其生长。同时,可使用免疫调节剂和抗生素辅助治疗。针对不同病情,需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案。

某养殖场发现基围虾出现黑鳃症状,经诊断确定为镰刀菌病。养殖场采取了以下措施:对虾池进行彻底消毒,使用二氯异氰尿酸钠和高锰酸钾进行消毒处理;对病虾进行隔离治疗,使用抗真菌药物进行治疗;最后,加强水源管理,确保水质清洁。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和管理,该养殖场成功控制了镰刀菌病的蔓延,虾类生长状况逐渐恢复。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412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