狐狸酮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狐狸健康的疾病
夏季遮阳效果较差、通风不良的养狐场更容易发生狐狸酮病。据笔者所接触的几例狐酮病案例,均发生在该季节,而其他季节则较少见。
在7月至8月,幼狐正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期,为了满足其快速生长发育的需求,饲养上通常采用高脂肪、中等蛋白质和低碳水化合物类型的饲料。这种饲料类型容易导致狐代谢失调。
针对发病狐群,应普遍采取饲料疗法。具体措施包括减少动物性饲料比例,特别是富含脂肪的饲料,增加富含碳水化合物的谷物类饲料比例和蔬菜在日粮中的配比。此外,在饲料中加入适量的白糖,有助于迅速提高狐体血糖水平,减少酮体产生。同时,每日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B12毫克至3毫克,可提高动物体的脱羧解毒能力。
狐狸酮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狐狸酮病的发生与综合防治密切相关。狐狸是食肉动物,胃肠容积较小,肠道长度仅为体长的4至5倍,因此,仅适用于以动物性饲料为主的日粮。在生产中,如果不注意科学饲养管理,容易引发酮病,应引起高度重视。
维生素B1是羧化辅酶的成分之一,羧化辅酶能使组织内代谢的中间产物丙酮酸脱羧解毒。因此,在维生素B1缺乏的情况下,羧化辅酶的合成就会受到影响,脑组织和血液中的丙酮酸会大量蓄积,引发酮病。
在狐的饲养中,喂饲未经熟制处理的淡水鱼时,其体内的硫胺素酶及饲料的氧化酸败都会大量地破坏维生素B1,导致酮体在狐体内的蓄积。
由于碳水化合物水平过低,使得狐体单独依靠碳水化合物已不能满足其对能量的需求,需要一定的脂肪和蛋白质提供能量。只是,脂肪和蛋白质在体内分解代谢时,不像碳水化合物那样完全生成二氧化碳和水,而会产生大量的丙酮酸等中间产物——酮体。当酮体的产生与转化利用失去平衡时,严重时便可引发酮病。
狐狸养殖:经济价值与风险并存狐狸养殖属于特种养殖业的一种,狐狸的经济价值较高,科学饲养可以为养殖者带来较高的经济效益。只是,如果饲养不当、管理不善,可能会引起比较强的传染性疾病,导致狐狸死亡率增高,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在狐狸养殖过程中,预防狐狸酮病的发生至关重要。
为使狐体保持正常代谢,预防酮病的发生,日粮中应添加维生素B10.4毫克,北极狐还要加大给量。对病情严重的病狐,为减少脂肪分解产生更多酮体和促进酮体排除,静脉输入20%葡萄糖。为确保羧化辅酶的正常合成,促进酮体转化,输液时每日加入维生素B10.5毫克。为纠正酸碱平衡,静脉注射碳酸氢钠注射液。根据病情临床表现,为防止继发感染,可在输液时加入抗生素类药物。
科学饲养,预防酮病狐酮病多在7月至8月天气较为炎热的季节发生。狐是长毛型毛皮动物,皮肤汗腺不发达,十分怕热。该季节天气炎热,狐体内水分损失较大,因而,特别容易在其他因素协同作用下促进酮体症的发生。
万万不能错把脂肪水平选择不同时期的最高水平,造成脂肪水平过高;也不能选择不同时期碳水化合物的最低水平,造成碳水化合物水平过低。这样由于营养供应失调而导致狐体营养代谢失调,从而引发酮病。
在饲料配比不科学的情况下,饮水不足可诱发和加重酮病病情。
狐狸酮病是一种严重威胁狐狸健康的疾病,预防至关重要。通过科学饲养管理,合理调整饲料配比,添加必要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可以有效预防狐狸酮病的发生,保障狐狸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在炎炎夏日,养狐场常常面临狐狸酮病的困扰。本案例将深入探讨狐酮病的防控策略,结合具体案例,为养殖者提供实践指导。
狐酮病的发生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病狐食欲下降或废绝,鼻镜干燥,精神沉郁,活动减少,有眼眵;大多病狐体温、呼吸、心跳均基本正常;尿液呈酸性。通过观察这些症状,养殖者可以初步判断狐狸是否患有酮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