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荔枝二斑叶螨危害番荔枝叶片,影响产量和品质
荔枝,作为我国南方特有的水果,以其独特的口感和营养价值深受消费者喜爱。只是,番荔枝二斑叶螨的侵害,却给这一美味佳果的产量和品质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番荔枝二斑叶螨,顾名思义,是一种专门危害番荔枝叶片的害虫。它主要寄生在叶片背面,吸取植物汁液,导致叶片出现失绿斑点,严重时叶片会呈现淡红色或淡黄色,最终导致落叶,严重影响树势和坐果率。
受害症状 | 描述 |
---|---|
叶片失绿 | 初期出现细小失绿斑点,后期叶片严重失绿 |
落叶 | 叶片脱落,树势衰弱 |
坐果率下降 | 果实发育不良,产量降低 |
生物防治是目前害螨防治的主导技术,主要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螨数量。
巴氏新小绥螨:在害螨发生初期,密度较低时进行预防性释放,每亩释放70-100袋。
拟长毛钝绥螨:在害螨发生初期释放,每平方米40头左右。
智利小植绥螨:作物上刚发现有害螨时释放效果最佳,释放密度为3-6头/平方米。
在害螨发生初期,可使用杀螨剂进行防治。常用的杀螨剂有73%克螨特乳油2000~3000倍液,或35%大克螨800倍液等。喷杀越冬螨,减少第二次感染源。
注意事项
杀虫剂使用后需达到安全期后再释放捕食螨。
高温干旱环境不利于捕食螨定殖,相对湿度应大于60%。
捕食螨为生物活体,不耐储存,产品到达后应立即释放。
番荔枝二斑叶螨对番荔枝的产量和品质造成了严重的影响。通过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如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可以有效控制害螨数量,保障番荔枝的产量和品质。
探索番荔枝二斑叶螨的防治之道,我们以李先生的果园为例,深入剖析了生物防治技术的实际应用。
在捕食螨的使用上,我们遵循以下方法:在害螨发生初期释放拟长毛钝绥螨,若叶螨仅零星出现,可在害螨发生中心区域释放,每平方米40头左右。同时,杀虫剂使用后需达到安全期后再释放捕食螨。高温干旱环境不利于捕食螨定殖,相对湿度应大于60%。捕食螨为生物活体,不耐储存,产品到达后应立即释放,避免剧烈摇动包装,以免造成捕食螨损伤或死亡。
本地化案例分享 未来展望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生物防治技术在害螨防治中的应用将越来越广泛。我们建议,在今后的农业生产中,应更加重视生物防治技术的应用,以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