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夏玉米和红小豆产量
种红小豆搞十改 产量效益提上来 红小豆是出口创汇的小杂粮之一,发展前景广阔。但是在红小豆生产中,普遍存在着面积不稳、播种质量不高、不间定苗、种植密度随意、只注重单一病虫害防治、中后期倒伏早衰等问题,严重地制约了红小豆产量的提升。
夏季是红小豆生长的适宜季节之一,而夏玉米间作红小豆能够有效地利用土地,提高土地资源利用率,同时也能够增加农民的收益。本文将介绍夏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的栽培技术。
一、选用优良的品种选择适宜的红小豆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基础。小豆,别名红小豆、赤豆等,是菜豆族豇豆属植物中的一个栽培品种。小豆分类方法很多,在农艺上按成熟期可分为早熟、中熟、晚熟;按结荚习性分为有限结荚、无限结荚习性;按生长习性分为直立、蔓生、半蔓生;按种粒大小分为大粒种、百粒重大。
二、施足底肥,精细整地每公顷施入15000--22500kg腐熟的农家肥和300--375kg过磷酸钙做基肥。施入基肥后,进行土壤耕翻,耕深18--20cm,整地做畦。
三、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搭配种植 四、适时播种、合理密植选用品质好、颗粒大小适中的红小豆优良品种,如冀红2号。6月中旬播种,播前药剂拌种、晒种,采有条播或穴播,播深3--5cm,穴距15--20cm,每穴3--4粒种子,播种后覆土,播种量为37.5kg/公顷左右。夏玉米选用生育期适宜,抗倒、抗病,丰产性较好的品种,如农大108、掖单20、鲁元单14等。玉米于5月20日左右播种,播前晒种,药剂拌种,采用穴播,播深3--5cm,穴距15--20cm,每穴2--3粒种子,播种量为22.5kg/公顷左右。
五、病虫害防治在苗期注意防治病毒病,可选用植病灵等药剂。中后期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等害虫,以及纹枯病、锈病等病害。
六、田间管理根据红小豆的生长情况适时施肥,保持土壤水分。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红小豆竞争养分。注意观察红小豆的生长状况,发现病虫害及时防治。
七、收获红小豆成熟后,及时收获。收获后,晾晒干燥,防止霉变。
八、案例分析某农户采用夏玉米间作红小豆的种植模式,经过一年的努力,红小豆产量达到了每公顷3000kg,比传统种植模式提高了50%。同时,玉米产量也有所提高。
夏玉米间作红小豆高产栽培技术是一种高效、环保、可持续的种植模式,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通过选用优良品种、施足底肥、精细整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收获等环节的精心操作,可以有效提高夏玉米和红小豆的产量。
栽培环节 | 具体措施 |
---|---|
品种选择 | 选用品质好、颗粒大小适中的红小豆优良品种 |
施肥 | 每公顷施入15000--22500kg腐熟的农家肥和300--375kg过磷酸钙做基肥 |
播种 | 6月中旬播种,播前药剂拌种、晒种,采有条播或穴播,播深3--5cm,穴距15--20cm,每穴3--4粒种子 |
病虫害防治 | 在苗期注意防治病毒病,中后期注意防治红蜘蛛、蚜虫等害虫,以及纹枯病、锈病等病害 |
田间管理 | 根据红小豆的生长情况适时施肥,保持土壤水分。及时除草,防止杂草与红小豆竞争养分 |
收获 | 红小豆成熟后,及时收获。收获后,晾晒干燥,防止霉变 |
红小豆种植,产量效益双提升
夏玉米与红小豆间作,土地利用率大增
品种选择,奠定高产基础
采用玉米、红小豆1:2的间作种植方式,既利用高、矮作物搭配的立体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又充分利用玉米的抗风和遮光性,为红小豆的生长提供适宜的田间小气候,从而提高红小豆的产量和品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