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田野燕麦危害严重,需综合防治
作者:茶韵悠情•更新时间:1月前•阅读7
防治方法 | 具体操作 |
---|---|
播前土壤处理 |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化学除草剂燕麦畏对土壤进行处理。整平土地,每亩用40%燕麦畏乳油200毫升对水50公斤,施药后2小时内进行圆盘粑地深度10厘米,使药土混匀。 |
苗后茎叶处理 | 小麦浇完二水后,若发现野燕麦生长,采用茎叶处理。使用6.9%骠马胶悬水剂60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人工喷雾。若麦田有双子叶杂草,可混配70%2~4DJ酯乳油。 |
施用腐熟的厩肥 | 施用腐熟的厩肥,改善土壤肥力,降低野燕麦生长。 |
野燕麦,这种看似无害的杂草,却对麦田造成了严重的危害。它不仅抢夺了小麦的营养,还影响了小麦的生长,导致产量下降。据统计,我国北方麦田野燕麦的发生面积正在迅速扩大,严重地块的产量损失可达30%以上。
为了有效防治野燕麦,我们需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 1. 播前土壤处理
在小麦播种前,使用化学除草剂燕麦畏对土壤进行处理。整平土地,每亩用40%燕麦畏乳油200毫升对水50公斤,施药后2小时内进行圆盘粑地深度10厘米,使药土混匀。土壤墒情较差时,使用40%燕麦畏乳油250毫升,每亩对水50公斤,用55悬挂喷药机进行喷雾。
小麦浇完二水后,若发现野燕麦生长,采用茎叶处理。使用6.9%骠马胶悬水剂60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人工喷雾。若麦田有双子叶杂草如灰绿藜、自生油菜等,可每亩混配50毫升70%2~4DJ酯乳油,但骠马用量要达到70毫升/亩,仍对水30公斤。
3. 施用腐熟的厩肥 4. 与中耕作物轮作密植作物小麦、大麦、豌豆等作物与玉米、向日葵等中耕作物轮作,可通过中耕来灭除当年生野燕麦。在严重地块可进行种植绿肥或苜蓿,通过刈割防除野燕麦,效果很好。
5. 适时早播,带肥下种,培育壮苗春麦早播,带肥下种,可比燕麦早出苗3~5天,对燕麦有一定抑制作用。适时播种,带肥下种,壮苗越冬,春季返青比野燕麦出苗早7~10天,能有效抑制或减轻野燕麦危害。
6. 利用秋季多雨,进行耕翻来灭草麦收后待一场大雨之后,进行浅耕灭茬,耙耱保墒,可诱发野燕麦及其它杂草大量出苗,于9月下旬至10月初深耕来灭除。第二年春耙地保墒,待野燕麦出苗后耕翻灭除,效果也很好。
在播冬麦前深耕24~27厘米,将野燕麦籽深埋地下,第二年基本无野燕麦,大大提高小麦单产。
8. 有能用野燕麦籽直接作饲料的,须将其碾碎后再喂牲畜按每亩40%燕麦畏乳油200毫升与8公斤尿素拌好,随施肥,随浇水,防治小麦田浇完第一、二水后野燕麦大量出苗,危害小麦生产。
在小麦播种前,我们采取化学除草剂燕麦畏对土壤进行预处理。具体操作为,先将土地平整,确保表土墒情充足。随后,每亩使用40%燕麦畏乳油200毫升与50公斤水混合,在施药后2小时内进行深度10厘米的圆盘粑地处理,确保药土混匀。若土壤墒情不佳,则增加燕麦畏乳油的用量至250毫升。这一策略有效防治了小麦出苗期间的野燕麦出苗。 茎叶处理,精准打击害虫 对于小麦浇完二水后依然存在的野燕麦,我们采用茎叶处理方式。具体时间为浇完二水后2至3天,此时田间相对湿度在80%至90%之间效果最佳。使用6.9%骠马胶悬水剂60毫升,对水30公斤进行人工喷雾。若麦田存在双子叶杂草,如灰绿藜、自生油菜等,则可每亩混配50毫升70%2~4DJ酯乳油,但骠马用量需达到70毫升/亩,仍对水30公斤。 综合施策,实现绿色防控 野燕麦作为一年生禾本科杂草,其繁殖具有再休眠的特性,种子在土壤中可保持8年仍能发芽出苗。对此,我们采取了综合防治措施,包括农业和化学防治。例如,在严重地块种植绿肥或苜蓿,通过刈割来防除野燕麦,效果显著。 轮作耕作,切断病虫害传播 我们建议采用密植作物小麦、大麦、豌豆等与玉米、向日葵等中耕作物轮作,通过中耕来灭除当年生野燕麦。同时,在严重地块种植绿肥或苜蓿,通过刈割防除野燕麦,效果同样出色。 适时早播,带肥下种,培育壮苗,能有效抑制野燕麦生长。春麦早播,带肥下种,可比燕麦早出苗3至5天,对燕麦有一定抑制作用。适时播种,带肥下种,壮苗越冬,春季返青比野燕麦出苗早7至10天,能有效抑制或减轻野燕麦危害。 在冬小麦地春季灌第一水时或春小麦地灌第一水时,结合施肥,按每亩40%燕麦畏乳油200毫升与8公斤尿素拌好,随施肥,随浇水,防治小麦田浇完第一、二水后野燕麦大量出苗,危害小麦生产。 在播冬麦前深耕24至27厘米,将野燕麦籽深埋地下,第二年基本无野燕麦,大大提高小麦单产。 对于可用野燕麦籽直接作饲料的情况,我们建议将其碾碎后再喂牲畜,以降低环境污染。 通过以上绿色防控策略,我们成功降低了麦田燕麦害虫的发生率,保障了小麦的丰收。未来,我们将继续优化防控措施,为我国农业生产提供有力保障。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