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菜菌核病是一种危害香菜生长的真菌性病害
香菜,这一常见的香草,因其独特的香气和营养,深受人们喜爱。只是,香菜菌核病却给香菜的种植带来了极大的困扰。
香菜菌核病主要侵害香菜的茎基部,然后是叶片。症状表现为:起初,叶片出现褪色水渍状病斑,随后变为淡褐色,迅速扩大,绕茎一圈。湿度大时,病部会生有白色棉絮状菌丝,呈软腐状。后期,在白霉层下面菌丝结成黑色菌核,严重时,病苗会枯死。
二、侵染循环香菜菌核病的病菌以菌核在土壤中或混在种子中越冬,成为第二年初侵染源。翌年条件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子囊盘,弹射出子囊孢子,借气流传播。侵入寄主发病后,病菌通过菌丝在田间进行再侵染。田间还可通过染有菌核病的杂草传播到香菜上,反复侵染。
三、防治方法为有效控制香菜菌核病的危害,应采取农业防治、生物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综合防治体系。
实行轮作或高温防治,病地实行与粮食作物进行2-3年的轮作。保护地病地,可采取高温防治,即在三夏高温期间,先清洁田园,清除残枝病叶、杂草,带出田外深埋或烧毁。每666.7平方米施石灰50-100千克,加碎麦秸或麦芋子500千克,均匀施在地表,马上翻入土中,起高垄30厘米左右,垄沟里灌水,直至饱和。铺盖地膜,四周用土封严,密闭棚、室15-20天。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例如,利用白僵菌、绿僵菌等生物制剂,对香菜菌核病进行防治。
在发病初期,可选用50%速克灵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50%扑海因可湿性粉剂1000-1200倍液等进行喷雾防治。保护地种植的,可用10%速克灵烟剂或15%腐霉利烟剂进行烟熏,每666.7平方米每次250克,傍晚进行,点燃冒烟后密闭烟熏,隔7天熏1次,连熏4-5次。
四、综合管理策略1. 清洁田园:田间发现病株,应及时拔除,可减少病菌在田间传播。
2. 加强放风:保护地种植的要加强放风,降低湿度,创造一个不利于菌核病菌发生发展的环境条件。
3. 铺盖地膜:地膜可阻挡子囊盘出土,如果用紫外线阻断膜覆盖地面,效果更佳,因为此膜可抑制菌核萌发。
4. 选用无病种子:从无病株上留种。对混有菌核的种子,可用10%盐水漂洗种子,淘除菌核。然后用清水反复冲洗种子,晾干后播种。也可以用温水50℃浸种10分钟,可杀死混在种子中的菌核。
5. 无病土育苗:应选大田土或草炭土进行育苗,并加强管理,培育出无病壮苗。有条件的,种植过蔬菜的苗床,可用地热线育苗,在播种前将苗床的温度调到55-56℃,处理2小时,即可杀死苗床土壤中的菌核。然后降温,播种,正常育苗。
五、结论香菜菌核病作为一种严重威胁香菜生长的病害,给香菜生产带来了极大的挑战。通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可以有效控制香菜菌核病的危害,确保香菜的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 | 作用 |
---|---|
农业防治 | 减少菌源,控制病害传播 |
生物防治 | 利用有益微生物或天敌昆虫等生物资源,抑制病原菌的生长繁殖 |
化学防治 | 及时控制病害发展,减轻病害危害 |
2.病菌的生存与传播
3.防治策略与实践
4.未来展望
因为农业科技的不断发展,香菜菌核病的防治也将迎来新的突破。例如,利用生物防治技术,引入天敌昆虫,控制病菌数量;利用化学防治技术,研发高效低毒的农药,降低对环境的污染。
1.农药使用现状
目前,市场上用于防治香菜菌核病的化学农药种类繁多,包括速克灵、腐霉利、扑海因等。这些农药在发病初期喷施,可有效控制病害。
只是,由于农药使用不当,如过量使用、连续使用等,导致香菜菌核病抗药性不断增强,防治效果逐渐降低。
面对农药使用问题,未来应注重农药的合理使用,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同时,加大生物农药、生物防治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实现香菜菌核病的绿色防控。
实行轮作,避免病菌在土壤中积累;清洁田园,减少病菌来源;选用无病种子,降低病菌初始侵染。
1.加强病害监测
2.推广绿色防控技术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对香菜菌核病的认识,掌握防治技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