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地区梭鱼因化冰后气泡病大量死亡
日期 | 死鱼情况 | 处理措施 |
---|---|---|
3月8日 | 大量死鱼,多为梭鱼,小规格居多,约100多斤 | 下午来药店问诊,发现病鱼鳍条尾鳍内有大量气泡,鳃部贫血严重,肠道发红 |
3月9日 | 部分死鱼,小规格梭鱼为主,约20条 | 使用“慧碘”处理 |
3月10日 | 发现几尾死鱼 | 无特别处理 |
3月11日 | 基本未发现死鱼 | 无特别处理 |
3月8日下午 | 无 | 使用“福地安”改底4亩/瓶,配合“速解安”4亩/包,隔天再用“慧碘”5亩/瓶消毒处理 |
在华北地区,一场突如其来的梭鱼气泡病导致大量鱼儿死亡。这一现象引起了养殖户和专家的广泛关注。本文将为您揭秘梭鱼气泡病的原因以及如何有效应对。
河北黄骅地区一南美白对虾养殖塘,套养白鲢和梭鱼。池塘面积为10亩,水深1.5米,配备两台1.5千瓦叶轮式增氧机。2012年出虾后,池塘内的鱼继续养殖,基本不投料,不用药,水源为井水兑海水。
分析结果显示,化冰后水质变化大,加上连续几天的大风,使得封冰期溶解在水中的气体快速逸散到空气中,导致水体中气体分压快速下降,鱼体内溶解在血液中和组织中的气体也快速逸出形成气栓,进而引发气泡病,导致梭鱼大量死亡。
2013年2月28日至3月1日,化冰后大风天气,温度变化大,从-6℃至19℃。辽宁大连金州御龙湾海域在2月18日也发现了大量死亡的梭鱼,吸引众多群众前去捕捞。
针对梭鱼气泡病的防治,专家建议使用表面活性剂“速解安”减小水体表面张力,起到快速曝气的作用,使水体中化冰后形成的过饱和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同时,“慧碘”的使用可以防止气泡病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北方化冰期,地温水温升高,导致水体溶解氧或氮气饱和度下降,容易导致气泡病。南方在此期间也类似,但养殖从业者认为鱼群不怎么吃料,鱼塘事情较少,每日巡塘,不死鱼认为就没事,很少花时间观察塘中鱼类活动。
梭鱼气泡病是一种常见的疾病,尤其在化冰期更容易发生。养殖户在养殖过程中应密切关注水质变化,采取有效措施预防疾病的发生。
3月8日,河北黄骅一养殖户发现大量梭鱼死亡,小规格梭鱼为主,约100多斤。下午,养殖户来到药店咨询。检查病鱼发现,其鳍条特别是尾鳍内有大量气泡,部分鱼鳃部贫血严重,肠道略微发红。镜检结果显示,鳃丝处有大量气泡和气柱。
使用“速解安”表面活性剂,减小水体表面张力,快速曝气,使过饱和气体逸散到空气中。
使用“慧碘”预防气泡病引起的继发性感染。
3月8日下午,使用“福地安”改底4亩/瓶,配合“速解安”4亩/包,隔天再用“慧碘”5亩/瓶消毒处理。
实施上述解决方案后,3月9日发现部分死鱼,以小规格梭鱼为主,20条左右;3月10日发现几尾死鱼,但随后电话询问时,基本未再发现死鱼。这表明我们的解决方案取得了显著成效。
化冰期是水产养殖的关键时期,养殖户应加强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气泡病等问题,确保养殖效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