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夏播荞麦产量
荞麦,作为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具有耐旱、耐瘠薄、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等特点。因为人们对健康饮食的追求,荞麦的需求量逐年增加。在干旱地区,如何提高荞麦的产量成为关键。本文将为您解析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栽培技术。
适时播种是荞麦夏播高产的重要环节。据陕西省麟游县农技中心2004年荞麦播期试验结果,同一品种,4个播期,7月22日播种单产量最高。因此,在高海拔地区7月22-7月25日播种,低海拔地区在7月26-7月30日播种为佳。土壤墒情较差时,播后及时碾压提墒。
二、选择优良品种,提高产量荞麦分为甜荞和苦荞两大类,我们生活中食用的为甜荞。甜荞是西北干旱地区种植的主要杂粮作物,耐瘠薄,生育期短,营养价值高。夏播选用生育期较短,上年新产的、成熟饱满,并经过加工筛选的籽粒作种子。陕西省麟游县农技中心推广的夏播荞麦品种有榆荞三号、日本秋荞、日本北海道、榆林红花和当地农家荞麦品种。
三、合理密植,培育壮苗确定播种方式,建立合理高产群体。行距30厘米,株距3.2-3.4厘米,每亩留苗60000-80000株为宜。土壤肥力较高田块60000株/亩,低肥力田块80000株/亩。
麦收后、及时灭茬深耕20厘米,耙耱精细整地,促进土壤充分熟化,接纳降雨,消除杂草,减轻病虫危害等作用。同时,结合整地,施腐熟土肥2000千克/亩,磷肥25千克/亩,钾肥10千克/亩,满足荞麦生长期需求和品质的改善。
荞麦受危害的主要是荞麦钩翅蛾,俗称荞麦粘虫。8月中下旬,幼虫危害荞麦叶片和花序,防治早荞麦产量不受影响,不防治可造成颗粒无收。化学防治采用菊酯类农药:2.5%的功夫1500倍、0.6%敌杀死1000倍、20%甲氰菊酯1500倍,在初花期开始防治,晴天中午田间喷雾,喷药时以叶脊为主,每隔10天防治1次,必须连防2次。禁止使用高残留农药,实施无公害化防治。
荞麦自花授粉能力较差,采取人为因素帮助授粉提高结实率,单位面积产量增长10%以上。目前采取的方法有两种:有养蜂条件的,可在荞麦地头多放蜂箱,蜂群在荞麦花上采蜜中实现花粉异花授粉,提高结实率;人工辅助授粉,在荞麦花期人工用20-30米长绳子,两人拉直,在荞麦上部花序上震动走过,帮助授粉,晴天中午8-10时,每隔两天进行1次,连续辅助授粉3次。
旱地荞麦夏播高产栽培技术,通过适时播种、选择优良品种、合理密植、土壤管理、病虫害防治、辅助授粉等环节,有助于提高荞麦产量。希望本文对广大农民朋友有所帮助。
播种时间 | 播种方式 | 土壤管理 | 病虫害防治 | 辅助授粉 |
---|---|---|---|---|
7月22-7月25日,7月26-7月30日 | 行距30厘米,株距3.2-3.4厘米,每亩留苗60000-80000株 | 及时灭茬深耕20厘米,施腐熟土肥2000千克/亩,磷肥25千克/亩,钾肥10千克/亩 | 菊酯类农药,初花期开始防治,每隔10天防治1次,连防2次 | 养蜂或人工辅助授粉,晴天中午8-10时,每隔两天进行1次,连续辅助授粉3次 |
在陕北的山水之间,荞麦作为一道独特的风景,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人文底蕴。夏播荞麦,这个承载着农民希望的农业生产环节,每年都会迎来新的挑战。接下来,我们将围绕“夏播荞麦高产栽培策略”展开一番深入探讨。
三、深耕细作,保障荞麦健康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