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首页 > 生活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病菌主要以菌核随病残体留在土中越夏,在温湿度适宜时菌核萌发,产生分生孢子,借气流传播。在适温范围内,相对湿度在85%-90%以上时,最适病菌生长和侵染,发病重。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蚕豆赤斑病概述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病害之一,该病害分布广泛,在我国蚕豆种植区域,基本上都有发生,据观察,尤其是长江流域蚕豆种植,发病率相对较高,对于产量有着较大的影响。

当豆荚感染病害后,除了豆荚表面有褐色的病斑外,还能够渗透到豆荚内,危害种子,导致豆荚内的种子表皮出现小红斑,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

湿度:蚕豆生长过程中,如果遇到连阴雨天气比较多,容易感染赤斑病。

土壤:粘性土壤相比沙土质土壤,发病率会有所提高。

地势:地势较洼的农田,相比正常高度的农田,发生赤斑病的几率要高。

本病在全生育期均可发生,一般以开花结荚期为害严重。主要为害叶、茎、荚,也为害豆粒。在叶片上,病斑圆形或椭圆形,内部褐色,边缘红褐色或深褐色,直径2-4毫米左右,在一张叶片上,病斑数有时多达数十,并相互连结成不规则大块病斑,导致叶片枯死。

感病品种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叶片病斑迅速扩大并连接成铁灰色枯斑,叶面上密生灰色霉状物,最后整个叶片灰黑色枯死。

措施 具体操作
选种抗病品种 如黄岩小粒种、建德小青豆、平湖皂荚种和常德蚕豆。
发病严重地块忌连作 避免在同一地块连续种植蚕豆。
喷洒杀菌剂 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800倍液,80%大生可湿性粉剂500倍液。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病菌以混在病残体中的菌核于土表越冬或越夏,一旦发病轻则减产、重则绝收。豆荚感染后,病斑透过荚皮进入...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主要病害之一,严重影响了蚕豆的品质和产量,造成了农户们经济收入的减少。下面我们一起了解一下蚕豆赤斑病的症状、病原、传播途径、发病条件及防治措施:

蚕豆赤斑病是蚕豆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病害

为应对蚕豆赤斑病,可选用抗病品种如黄岩小粒种、建德小青豆等。发病严重地块应避免连作。同时,可喷洒杀菌剂如78%科博可湿性粉剂600倍液、80%喷克可湿性粉剂600-800倍液等。

针对蚕豆赤斑病,关键在于预防与及时治疗。在种植过程中,密切关注天气变化,合理安排种植时间,避免连作,选用抗病品种。一旦发现病株,立即拔除并烧毁,减少病原菌的传播。同时,根据实际情况,喷洒杀菌剂,保护蚕豆健康生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

原文地址:https://www.kh75.com/33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