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麦荞麦品种提升,需提高档次与普及率
现代人的健康意识不断提升,消费水平也在不断提高。荞麦作为一种健康食品,逐渐受到大众喜爱。只是,与主要粮食作物相比,荞麦种植技术相对落后,品种单一,产量较低,市场需求与供给存在差距,发展空间较大。
我国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等地是我国荞麦的主要生产区。近年来,国内外的荞麦研究者一直关注着荞麦品种的改良问题。
谢庆奎先生在2021年中国燕麦荞麦产业大会上获得燕麦推广及产业发展终身成就奖,他深感责任重大,在规划西麦燕麦全球布局的同时,也心系中国燕麦产业发展。西麦食品与张家口市农科院签署了西麦燕麦专属品种授权,计划在中国燕麦主产区建立育种-栽培-研发-生产全产业链基地,提升产品中的国产有机燕麦占比。
2011年燕麦荞麦产业发展建议:促进国内燕麦荞麦产品上档次,加强燕麦荞麦对生态环境修复研究,加强燕麦荞麦营养保健研究,促进燕麦荞麦品种更新换代,提高优良品种普及率,大力推广先进的燕麦荞麦无公害栽培技术,使粗放栽培向规模化商业化转变。
与国外相比,我国燕麦除加工成面粉做产区粮食外,主要用做产区家禽的饲料而直接消耗,少部分供燕麦食品加工厂加工燕麦片和燕麦方便面。燕麦食品的加工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燕麦面积和产量将出现稳中有增趋势。
任长忠阐述了我国燕麦荞麦产业发展的七大责任,包括民族产业提升责任、国家战略落实责任、服务社会需求责任、乡村振兴发展责任、助力精准脱贫攻坚等。
年份 | 燕麦加工企业 | 年加工量 |
---|---|---|
国外 | 美国百事可乐旗下的桂格公司、通用磨粉公司,加拿大西坡罗公司,欧洲欧特立燕麦饮料公司、朗特门公司 | 15万吨左右 |
国内 | 广州、厦门、桂林等大型燕麦加工企业 | 1-4万吨 |
由于荞麦纳入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预计2011年以后中国荞麦品种更新会加快,荞麦优良品种普及率、荞麦功能食品开发和产能将会有所增加。
我国大型燕麦加工企业主要集中在南方,如广州、厦门、桂林,年加工量一般为1-4万吨,主要靠进口澳大利亚燕麦进行生产加工,这应该引起燕麦产业的注意,如何提高国产燕麦加工品质是必须面对的重大挑战。
进入21世纪后,因为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升与科学膳食观念的普及,对功能与健康食品的需求持续上升。我国燕麦荞麦产业进入快速发展轨道。
鉴于荞麦面积和总产可能略有下降而荞麦市场不降反增状况,预计2011年荞麦价格仍会有一定的上涨空间。
国内燕麦荞麦产业关注度不断提高与产业发展不均衡不充分的瓶颈。当前阶段,我国燕麦荞麦产业发展距离做大做强的目标还有一段距离,与国外相比还有较大差距。任长忠认为,国内燕麦荞麦产业要继续围绕“大、高、低”的产业化发展目标,做好协同创新、集成创新、交叉创新。
“大”——大众化传统食品,强调燕麦荞麦传统食品方便化、美味化、主食化、工业化;“高”——聚焦营养与健康,推动荞麦产业创新升级。
通过燕麦荞麦品种提升,需提高档次与普及率。的例子铺垫,我们正式进入燕麦荞麦升级,打造高端普及新典范。的领域。
燕麦荞麦产业的升级与普及,是满足市场需求、推动农业产业升级的重要举措。通过品种改良、科技创新、产业链整合等措施,我国燕麦荞麦产业将迎来更加美好的明天。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葵花号